将冬小麦的工作布置完成,刘彻就将话题转移到另外一个重要议题上,问道:“今年考举在即,卿等对于今年考举有什么想法?”
自第一次考举举行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七年。
七年来,通过考举,上万年轻人走入官场。
他们渐渐的成为了现在汉室政坛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自然,朝野对于考举的态度,也越来越重视了。
考举甚至已经取代了一年一度的大朝议,成为全天下最关切的事情。
对寒门士子来说,他们当然更关心考举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但对广大列侯勋贵和两千石肉食者来说,他们无疑更关心,每年考举释放的那些肥缺。
譬如,宫廷之中的侍中、尚书、谒者。
以及丞相府、御史大夫衙门、车骑将军行辕、少府、廷尉等重要部门的文吏。
这些年来,列侯勋贵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先天性享受优待和加分。
至于公平公正?这是什么?好吃吗?
由此,引发了寒门与勋贵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迟早会出事!
而且,刘彻敢断定,肯定是勋贵先胜后败。
原因很简单,勋贵手里掌握的武力和权力,是寒门士子们远远不及的。
但寒门士子的韧性和恐怖潜力,却必然是勋贵们所不能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