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这一问题后,唐晓生觉得似乎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或者说一种全新的语言。因为眼前人类的语言,无论是中文,英文,数学符号,公式,文字,还是图像,都难以很好地描述《尹氏多元宇宙论》。只有找到或发明新的语言和语法,《尹氏多元宇宙论》的研究才会更容易。
这就像要描述一棵树,如果有一台照相机,只要拍下它的照片,那么就可以很清楚地让人知道树是什么样的。但是,如果没有照相机,而只让人用文字来进行描述,那么,即使你写了几千个描写树的文字后,阅读文字的人依然无法精确地知道这棵树的到底是什么样的。
也就是说,如果要准确地描述出一棵树的特点,照片比文字更直观,更方便。从这个角度说,照片是比文字更适合客观描述一棵树的特点的“语言”工具。
相同的道理,要描述《尹氏多元宇宙论》,同样需要一种合适它的全新的“语言”,这种语言不同于汉语、英语等目前人类常用的语言,甚至要颠覆一切以文字和平面为载体的语言模式,包括高度抽象化的数学公式。
为了找到这种能够更方便描述《尹氏多元宇宙论》的全新宇宙,从2042年起,唐晓生便开始潜心钻研。
一钻研,便是五年时间。
在经历了将近2000个日夜的苦思冥想后,工夫不负有心人,2047年4月份,唐晓生终于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语言,它是以四维结构为基础,需要借助特殊的四维软件才能够使用和表达。由于这种语言是专门为描述《尹氏多元宇宙论》而发明的,因此,唐晓生将它取名为“尹氏多元宇宙论语”,简称“尹语”。
当唐晓生将他发明的“尹语”公布于世时,一开始,全球科学界反应平平,因为他们不知道尹卫健是一个科学家,为什么无缘无故去发明一种全新的语言。
由于“尹语”是唐晓生自己发明的语言,全世界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会用。为了向全球科学界推广“尹语”,唐晓生于是特地开了一个“尹语”学习班,先对超时空科技园最顶尖的100名科学家进行培训,其中,就包括中科院院士霍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史密斯教授。
在唐晓生耐心教导下,经过近五个月的学习,100名科学家终于初步掌握了“尹语”。
当学完“尹语”后,这100名科学家都兴奋得几乎发疯,其疯狂程度就不亚于看到一头大象令一只蚂蚁怀孕。
科学家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他们万分惊喜地发现许多原本十分复杂的宇宙问题,在使用“尹语”来描述后竟然变得极其简单。
截止2047年,唐晓生的《尹氏多元宇宙论》的数量已经达到4000本,一般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学得完这套书籍。
但是,如果改用“尹语”来描述《尹氏多元宇宙论》,那么情况则要容易得多,它不再是4000本晦涩的书籍,而是一幅用四维软件绘制出的四维结构图。在这幅图里,不仅能够将4000本书籍的理论全部涵盖其中,而且这些理论变得一目了然,简单易懂。
有了“尹语”,那么要学会4000本《尹氏多元宇宙论》的知识不再需要4000多年,而只需要大约五年时间,这等于将学习效率提高了约800倍。
这意味着即使是普通人,只要学会“尹语”,也是可能看得懂深奥的《尹氏多元宇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