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想到以后不能再写小黄蓉卖萌的情节了,念头顿时很不通达。
我本来准备将《冒牌穿越者》再拖一两个月,一边写老书,一边构思新书。但是实际一操作,发觉双开真不是人干的事的,在两本书的剧情来回切换,会有一种精神分裂感,思维很容易混乱。更重要的是,在构思时,无法融入新书的剧情里,难以入戏。
如果不先从《冒牌穿越者》走出来,便难以进入新书的世界里。于是,最终决定在这个月完本。
……
关于新书,从去年年末就开始在考虑,现在手里总共有三个题材。三个题材都是我很想写的,有点难取舍。
反复考虑后,我最终选择了写一个“即使扑街了也会继续写下去”的题材。
这个选择题材的思路虽然挺打击人的,但是从理性上说,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写网络小说是一个挺残酷的职业,市场一直在变,读者的口味一直在变,写手一旦跟不上步伐,就会被淘汰,而如果步伐迈得太快了,同样有扑街的风险。因此,即使是成名的写手,也无法保证自己下一本书不扑街,更不用说扑街写手了。
写手只能做最好的准备,然后做最坏的打算。
在写《冒牌穿越者》这两年里,我看了一些有关小说创作的文章,大约有3000篇,对小说创作总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小说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不过是讲个故事,但是里面的学问真的博大精深,需要学习、研究和探索的东西太多。
如果可以的话,我可能更愿意选择先潜心研究五年或十年,然后再开始从事小说创作。但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人总是要吃饭的,只能一边码字,一边学习研究,顺便赚点生活费。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探索的过程。
因此,我的新书选择的题材,是一个探索性质的题材,简单地说,还是练笔。这两年自己对小说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在新书里,会尝试着通过故事表达出来。如果新书最终又扑街了,至少是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不会觉得遗憾。
新书的题材是都市类的,至于具体的内容这里就先不说了,因为说了也没用。新书的大纲已经写了几万字,框架也出来了,但是这玩意儿并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在新书发表前,还需要让编辑审核一下,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编辑比我专业得多,他可能会给出修改意见,到时,很可能还要改一些思路,因此,我现在预告小说的内容有点太早了。只有和编辑沟通完后,小说才能真正定性。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新书会在九月末或十月初上传。当然,这只是一个估算,实际情况可能有变。
在两年前,《冒牌穿越者》进行投稿时,就由于小说的问题太多,没达到签约标准,我于是不断修改,不断投稿,投了一次又一次,一直投到编辑离职时,稿子还是没有通过签约。后来,换了个编辑,继续投稿,又投了三次才终于通过。整个投稿的过程历时七个月零十三天,折腾了大半年,小说开头总共写了十八个,废稿超过80万字。
但愿这种悲伤的投稿故事不会在新书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