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徐寿辉将在外已久,拥兵自重,明教早就控制不住他了,如果其人铁了心要当皇帝过过瘾,那肯定拦不住。

硬派兵将来攻打也是下下策,本教内自相残杀惹人耻笑不说,也必然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因此一致商定只要能让徐寿辉依然承认还是明教的人,张无忌此行目的便算达成。

浠水到处都是徐寿辉的兵丁,张无忌不能久留,第二日就启程回濠州。

徐寿辉又再大张旗鼓的率众送出十余里地,比迎接时还要有礼周到,看来是真心高兴教主大人这么快就走了,让他能继续清清静静的在本地独大。

路上韦一笑忍不住问宋青书,“你到底和陈友谅说了些什么?让他这么痛快就答应帮你?”

路过一片树林,宋青书从马车里出来,骑着马透透气,看着前方道,“我告诉他,只要他帮我这个忙,我就劝张教主派人来帮他收拾了赵普胜。”

赵普胜乃是徐寿辉的麾下大将,从徐寿辉在罗田起事时就追随左右,攻城掠地,横扫元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论打仗,赵普胜的本事并不比陈友谅差;论和徐寿辉的亲厚,更是将陈友谅比下去了一大截,因此一直是陈友谅的眼中钉,苦于此人在徐军中根基深厚,轻易动不了他。

宋青书的提议当真是雪中送炭。陈友谅只需去徐寿辉跟前说几句话就能换来这么个大好处,何乐而不为。

韦一笑迟迟疑疑的问道,“那宋公子你是骗陈友谅的了?”

宋青书淡淡一笑,“没有,怎么可以如此没有信用,我不过是取了个巧,正好知道赵普胜前月擅自带兵偷袭朱元帅在黄州附近的驻军,你们正要收拾他。”

韦一笑“嘿”一声,没想到教主对宋青书如此信任,连教中只有几个首脑人物知道的机密也说给他听。

归程一路顺利,二十天之后就到了濠州,杨逍等人出城相迎,张无忌的舅父殷野王离着老远就朗声笑道,“教主此行顺利啊!”

张无忌已经早早的从马车中出来,迎上去,“杨左使,舅父,濠州的情况还好?应天那边如何了?”

杨逍道,“这里还好,只是应天打了几场小仗。”

一旁随来的布袋和尚说不得插口,“别提了,奶奶的!是常州张士诚的兵打过来了,这伙眼光短浅的鼠辈,蒙古人还在大都安安稳稳的做着皇帝,他们打着反元的旗号才攻占了这么点地盘就开始忌惮排挤咱们!岂有此理,我们和他打起来不是让元人在一旁看笑话偷着乐!”说着气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