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再说。”
“再说啥啊,老弟,我看三郎说的很有道理。你和七娘一个有情一个有意,互相愿意已经足够了。若是老弟不嫌,就由我来当这个媒人。”
一个爽朗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里正来了啊。”老爹起身。
里正是个须发半白的老人,穿着一身圆领袍衫,头上戴着顶软脚幞头,长的很慈眉善目的。
“这是大山的父亲,咱们张家里的里正。”老爹跟张超介绍。
大唐五户一保,百户一里。里正就是一百户的长官,在后世,相当于一个村委主任。但在唐朝,县以下是乡,管着五里五百户,但乡一级却没有乡长,而是由五个里长轮流负责主一乡之事。
因此这个里正,其实也相当于后世的一个乡一把手。
柯山父亲柯仁正是宁民县白鹿乡五个里正之一,而这个月也正好轮到柯仁主持白鹿乡事务,这些天他一直都在宁民县里衙门中听差办事。
五个里正轮流主持乡事,每人轮一个月,轮到之时则到县衙听差办事,协助县衙各司处理涉及白鹿乡的各种事情,比如征税收粮,审理诉讼、捕盗捉贼。
这些里正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收所部手实。手实,就是户籍编造的基础档案。
里正的主要职责就是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
唐初时的户籍管理是非常严格的,里正村正们对于辖区的户口管理很严格,户籍三年一造,而里正乡正的手实档案,却是实时更新的。
哪家生了孩子,哪家老人去世,哪里迁来了外人,甚至哪家买了奴仆,这些都会立即登记报备。若是他们这个工作没作好,有漏记的,被上面发现,则从县衙相关有司到里正村正以及当事人,都要挨板子,严重的还要徒一至三年。
徒刑也就是强制劳役。
柯仁已经听说了张老爹路上带了个还俗和尚回村,还要收为儿子继嗣,因此今天他早早的就回村来,主要就是来查看并登记的。
里正到了,很快村正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