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这么多在的功夫,为的就是形成产量。
如果不能大量装备,那这火枪就没什么意义。
“如果增加锻锤和钻床,铁料等材料也跟的上的话,那么我们一个月能产三千支枪管。”
三千枝枪管,在匠头看来非常了得了。
限制火枪产量的就是这个枪管,枪管产出来了,那么后面就是组装了。毕竟,木柄其实很简单,就算是刺刀,也不过是普通的刀改一点生产工艺而已。
李超却摇了摇头。
“三千枝不够,我可以给你们再增加些锻锤,也能增加钻床,需要的钢芯、钢钻这些,我都能给你们满足,铁料也不是问题,但我需要产量提高。一个月至少五千枝,半年后,月产量起码得一万枝。”
一群工匠全都为李超的要求惊的目瞪口呆。
一月五千枝,半年后一月万枝,这是要打造多少啊。
“越多越好!”
火枪这个东西,就得有数量优势,没有数量就没有优势。毕竟比起弓箭来,射程短精度低也是个大问题的。
但火枪也有好处,就是有了火枪之后,李超可以暴兵。新兵征召进来,顶多三个月,就能操着火枪上阵,平辽大方阵一摆,一样能把突厥骑兵、高句丽骑兵什么的打的哇哇叫。
甚至快一点,新兵一个月就能操火枪上阵了。
但如果是弓箭手,起码得一到三年,哪怕是个普通的长枪兵,没有个半年以上时间训练,也是很难上阵的。
毕竟长枪兵得是近距离的白刃战,更考验士兵心理素质等。而火枪兵,那算的上是远程兵种了,近距离格斗博杀,和远程作战,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产量要,质量更要,我们的火枪虽然采用流水线分工打造,但每道工序,都得严格检验,枪管上最后还得铭上制造者工号。到时如果枪支有问题,会按工号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