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看着这六位归附的民族首领那份高兴的样子,李超也只能说一个现代人不太能理解那个时候人的想法。
对外族赐姓赐名,可不是一般的奖赏,而是唐朝招抚少数民族首领的最有力手段了。
一旦赐姓,特别是赐国姓,就意味着成为了大唐帝国的自家人。
这算的上是至高荣誉,天下人普遍地都是羡慕和向往,更不用说那些异族。他们得赐姓,不仅意味着被吸收于具有高贵血统的李氏宗族,而且还标志着他们从此不再会因夷狄之种而受人之讥。他们从此也成为堂堂正正的大汉族的一员了。
这一殊荣,可是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的。
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同化手段。
中国古代,对于这些还是很看重的。
就好比会有许多人去攀附名人为祖先一样,哪怕是李唐皇族,也一样要把老子攀成他们的祖先。
还有许多人,会千方百计的,跟那些名门望族攀扯上,说自己是什么赵郡李啊,或者陇西李的分支啊,是什么荥阳郑啊清河崔后人啊这些,都是一个道理。
没有人会觉得赐姓有什么不好,相反,视赐姓为至高荣誉。
李超当初被赐姓,他还不高兴,这事情别人就会难以理解。
不过六位异姓藩王,还都是异族的首领。
但细看,突厥的四位降王,只有和顺郡王李思恭算是有实权,其它三个原来地位更高的突厥首领,其实都只是大唐养起来的三条狗了,被拔掉了牙齿,戴上了项圈,拴上了绳子,要不是突厥还未平定,大唐都没必要养着他们。
相比起来,饶乐郡王李国昌和松漠郡王李尽忠,这两人却还是很有实权的。他们是真正的藩王,有自己的部族土地和兵马。
而且这两族也确实对大唐比较忠顺,能调的动。
相比之下,朝廷在西南也还有不少藩属,但那些太遥远,实力也不算强,因此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封王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