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页

淮安王府,李神通的书房里,淮安王李神通却和兄弟李神符还有一群子侄密议。

淮安王李神通,名寿,神通是他的表字,以字行称李神通。他是李渊的堂弟,李虎的孙子。李渊起兵之初,他在长安举兵响应,后来与平阳合兵一起,组织了数万兵马,迎接李渊入京。

在武德朝,也极得李渊信任。曾经一直在河北一带作战,虽然屡战屡败,可李渊一直对他信任有加。哪怕玄武门后,李神通也得到李世民的重用,但这次复辟后,李渊还是第一时间让人把李神通请到了自己面前。

对李渊来说,这堂弟比自己的亲儿子李世民还值得信任。

李神通被李渊授予左武卫大将军之职,如今京中兵马的八位实际统兵大将之一。说起来,李渊对他确实不薄的,他和弟弟李神符皆被封王,连他的八个儿子都全封了郡王,弟弟李神符七个儿子,也全都封为郡王。

他们兄弟俩家子,就封了十七个王。而在贞观朝,他们家的爵位却全都被降的,只有李神通一人还保留郡王爵位,其余的都降为了县公县侯这些。

“李超的提议你们怎么看?”李寿问兄弟和子侄们。

第1042章 同室操戈

“李超想要我们帮他打开汉京城门吗?”李神通的长子胶东郡王问。“如果只是这样,我觉得可以答应。不过我们也得李超向我们承诺,事后会帮我们向陛下美言。”

玄武门之变前,世民和建成斗的厉害,李神通是偏向于世民的。可毕竟这一次,他们也是在复辟朝中任职的。

胶东王李道彦在大唐开国后受封义兴郡公,后来进封交东王。贞观时,又被降封胶东公,太上皇复辟,他又进封胶东王。如果说太上皇能够真正控制天下,其实李道彦觉得这样也不错。

可现在谁也知道,太上皇完了。

“事情不会有这么简单。”李神通对长子道,他向来喜欢这个长子。当年李渊太原起兵,消息传到长安,朝廷派兵追捕他们,李神通与家人逃进深山,那时食不果腹,儿子下山却讨饭摘野果,讨到的食物采摘到了野果后自己都不肯先吃半点,而是要全带回来给他先吃。

李超的信上只说劝他弃暗投明,并没有要他做什么。但李神通相信,李超派人来送信,肯定会有很多要求。

只是打开汉京城门,这太简单了。眼下这个时候,谁都知道太上皇完了,估计有许多人都在想着怎么将功赎罪重新投效李世民了。李超随便给哪个写封信,他们也愿意配合的。

况且他听说过李超起兵勤王以来,一路势如破竹,根本没有谁能挡的住他。现在李超有十万大军,汉京就算再高大,可能挡的住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