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2页

“这都是市场反应,在过去这几个月里,我不断的提升了昆仑奴的价格,同时还下发了政令,减免昆仑奴运输船入港的关税,贩运昆仑奴的利润成倍的提升,这个变化马上反应到了海商那里,然后他们便加大了昆仑奴的贩运量。”

这就是市场经济,供需关系随时都在变,市场也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李超在这里提高了昆仑奴的价格,增加了需求,同时又让官府减免了税收,贩奴商人们的利益大增,这个生意自然也就扩大了。

“近一个月的时间,到达钦州港的贩奴船多达百艘,运来了十多万的昆仑奴,而这个规模还在扩大之中。”

承乾惊骇,“这么多昆仑奴,我们这里容的下吗?”

“当然容的下,别说十万,就是百万,这岭南也能容的下。”李超说道,昆仑奴贩来,可不是给他们分田授地的,他们将作为矿山的矿工,码头的力工,农庄里的农奴,工厂里的工人,总之,他们就是来做苦力的。

就算有大唐的奴隶保障法,但想为自己赚够赎身费,也起码得是十年以后了。

不过奴隶的成本也不低啊,尤其是这些从海外运来的昆仑奴。听说,如今已经有不少人,已经把主意打到更近的大唐周边了。

这也算是一种市场经济的反应吧。

第1128章 放虎归山

中秋节前几天,老爹乘船到了钦州。

老爷子精神抖擞,下了船左右打量着港口,对前来迎接的李超赞叹不已。“都说钦州港一夜之间就起来了,传的跟神话一样,说你会聚沙成塔,撒豆成兵呢,还有剪纸人做劳工,帮助建城。”

李超哈哈大笑,“真要有这本事,就好了。”

港口里正好有几条运奴船到了,一队队的昆仑奴戴着脚手链下船。

“撒豆成兵,其实应当是这些昆仑奴吧?”老爹问。

“钦州港建的这么快,这些人也出力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