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唐军在东线十分顺利,拿下了鸭绿江以南的所有高句丽土地。但在辽河一线,高句丽人却在乙支文德的率领下,拼死抵抗。
打到冬季,李靖和李绩共夺得高句丽人一百多座山城,但却还是没能击溃高句丽人。寒冬到来,战事再次停止,进入休整。
贞观十一年夏,战事再开始,又打了半年。
到此时冬季休整期,唐军已经东西两面合围,把高句丽人困在了他们的千里长城一线,高句丽人守着几百座山城,还在负隅顽抗,但已经山穷水尽了。
“我们已经伤亡了三万人了,再打两年,估计还得伤亡不少。”承乾道。
三年过去,承乾已经十七岁,马上就要十八岁了。他长的越发的高大,眉宇间透着李世民的神态。
留守汉京三年,监国摄政,承乾也表现的越来越好。
皇帝三年没回家,甚至发下誓言,不灭高丽不还京。
就在去年,皇帝将登州府升为大唐的东都。
大唐现在是东都登州一个朝廷,然后中都汉京一个朝廷。
三年,皇帝一心只盯着高句丽打。
“灭亡高句丽,伤亡五万,也是值得的。”李超说道。大唐打高句丽,打了三年,伤亡的士兵倒不多,主要还是耗费的钱粮十分可观。但细算起来,大唐确实不亏的。
辽东一线还没拿下,可三韩半岛北部,以及鸭绿江两岸却都已经为大唐攻下。
李世民对于攻占的高句丽疆土,也是很狠的,直接来了一个尽迁其民的策略。所有的被攻占土地上的高句丽人,不管是哪族的,都成了奴隶,他们的所有财产也都成了大唐的财产。除了海上封冻期,每天在高句丽各个港口,都有无数的运奴船满载着奴隶回到扬州、登州等地。
甚至曾经臣服于高句丽的靺鞨诸部,也已经改内附大唐。
而大唐在三韩半岛占领区设州置县后,百济、新罗、东瀛三国,也对大唐更加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