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眼下张超的票拟,承乾岂能不采纳?
原来李世民时的三院制,是分权制,中枢权力比较分散。而现在,内阁首相票拟制度则比原来辅佐君主处理政务时更加细致、周到。
中枢大权归于内阁,内阁大权归于首辅。
这种制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哪怕皇帝不勤政,甚至不聪明都没关系,外面有内阁,内有翰林院。
君逸臣劳,哪怕皇帝一点正事不干,朝廷依然能够正常运转。
而如果皇帝比较贤明能干,那么内阁的权力也就变弱。如果皇帝不关心政事,那么实际政务还是由内阁决定。
相辅相成。
不过比之明代的内阁,大唐内阁却只有一半的封驳权,议会上院也得到了封驳大权。对于内阁,多了些制衡。
但是,枢密院却是归于内阁统领,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领者,但内阁也是有很大的管辖权。
原来李世民的三院制,分权。
最主要的决策还是在御前三院联席会议,三院二十七个宰相,除不在京的,都是群相议政,然后皇帝拍板决定。
这个制度,皇帝比较累,亲自决策。
而现在,首相张超代皇帝先做出决策建议。
也可以是皇帝与大臣们商议。
无疑,得到承乾支持的张超,现在确实无往不利,长孙无忌一个辅相,除非得到多数宰相们的支持,否则,他根本影响不了内阁决策。
内阁九相,褚遂良、岑文本、于志宁、杨师道那都是张超的人,长孙无忌顶多得到房玄龄、杜淹、戴胄三人支持,五比四,他也占不了多数。
长孙无忌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