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9页

张超眼神制止了他说下去。

谁都知道许敬宗这个不如后面是什么意思,与其让年轻的皇帝传位给两位的太子,倒不如让他禅位于张超。

可张超并不愿意,不是他不想当皇帝,而是他觉得时机没到。强拧的瓜,并不会甜。时机不成熟,代唐自立也不会有好结果。

褚遂良倒也觉得许敬宗的话并不是不行。

他斟酌着道,“迫陛下退位,只怕不会这么容易,到时让太子继位,可以后难保太平。万一太子长大之后,想要亲政呢?难道又要再来一次迫陛下退位?总不能以后大唐每一任天子,都得被迫退位吧?”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可能。

但凡有点能力的皇帝,只怕都不能接受这种什么宪政。虽然对诸侯朝臣们来说,宪政这种模式挺好,可皇帝绝不会甘愿的。他们会始终认为君权神授,权力是与生俱来属于他们的。

“我倒觉得许公说的话有道理,世上能有几个如文远这样能够不贪恋权力,还把事情看的如此透彻之人呢?如果文远你接受禅让,肯定能够与诸侯们约法立宪,到时有你这个榜样,就算几十年后,新君继位,也就有了传统,也能接受宪政了。”

许敬宗点头,“是啊,现在我们这些人强压着皇帝,可以后呢?隔一二十年就要闹上一次吗?不如一劳永逸!”

马周没有表态。

苏烈看着有人支持禅让,立即道,“老师,许学士说的对,这天下有德之人居之。承乾如果愿意宪政,我们当然拥护他。可他现在既然表态坚决不肯,那我们就只能让他退位。但他退位之后,不能再把皇位传给太子,要不然,二十年后,只怕又要来一次。”

“皇帝退位传位太子,天经地义,禅让与我,会有几人同意?这必然又是一场动乱!”张超叹道。

“长痛不如短痛,与其整天提心吊胆,担心皇家反复,倒不如现在一了百了。我们都相信老师若登基,必然能够约法立宪。若是老师还担心其它的诸侯和大臣,那这个事情也简单,老师先与诸侯和大臣们约法立誓,承诺继位之后立宪,实行宪政,承诺会保护诸侯贵族以及大臣议员们的权力,保证如今的格局不变,那谁会拒绝呢?”

“对啊,以文远之威望名声,只要约法,必然能得到大家的支持。继位之后,再立宪,则必然天下稳固。也许如长孙等可能会阻拦,但只要我们先出手,则必能掌控大局。”

一群宰相、学士、将帅们,谈起篡位改朝,却如家常便饭一样。

大唐立国二十二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