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页

法师伊凡[校对版] kl3300 2968 字 2022-10-22

经过kl3014的解释,郭磊才明白,在宇宙中造飞行器的技术标准的确要低于海洋上,因为航母结构受限于重力,还有作战需要,所以不得不考虑结构强度,但新闻上提到的这艘船,说好听了是“宇宙飞船”,说不好听,就是一艘巨大的“逃生舱”,新闻上描述的速度理论上的确能达到,不过在宇宙中,重要的不是达到多少速度,而是达到这个速度需要的时间,事实上,各国不愿意开放外太空飞行器的原因就在于此——通常的化学推进方式推重比实在是有限,宇宙航行的物理本质就是冲量守恒,用冲量换冲量,而按照常规的化学方法,飞船每次出发都必须带上百分之95以上的推进剂,效率实在是低的可怕,所以新闻上提到的这艘“船”,在kl3014想来,很有可能只是一艘“避难逃生船”,真正能够达到理想应用的行星飞船,在粒子加速器技术(在太空中,粒子加速器是和辐射发动机原理上最接近的东西)没有取得突破进展之前,不可能真正出现。

郭磊正准备就这个话题多了解一些,特别是他希望知道这种技术在多少年之内可能出现,在他想来,如果幸运的话,说不定有生之年还能搭上新的“宇宙大航海时代”,但他话才刚刚到喉咙口,就听见耳机中,kl3014刚才还温和解说声音突然有些僵硬,然后变成几个铿锵有力的音节毫无预兆的传入他耳朵,让他浑身为之一颤:“赶快起床,他们来了!”

第434章 肉搏

就在kl3014这句话说出口的瞬间,郭磊几乎下一时间就飞快拉开了睡袋的拉链,胡乱往墙上的钩子上一挂,靠着墙的脚微微蜷曲,最后检查了一下一直抱在怀中的枪,确定没问题后,脚用力在墙上一蹬,整个人就像一条灵活的鱼一般,准确的朝门口“游”去。

与此同时,和他一起在这个房间休息的其他战友都才刚刚从梦中惊醒,因为刚睡醒,他们的动作都慢了郭磊半拍,不过当几秒钟后,郭磊飞快的在空间站走廊上,来回“弹射”穿行的时候,在他身后无数的士兵都和他一样,拿着武器纷纷冲出门外,而当郭磊走到通往上层的楼梯口时,整个空间站里已经响起了尖锐的警报。

楼梯口是kl3014告知郭磊的集合点,郭磊赶到的时候,这里才来了十几个人,几名军官不安的在入口处徘徊,每有一个士兵到来,他们都会深深的看对方一眼,然后示意入列,郭磊在经过他们的时候,看到他们手上的通讯器,以及肩膀上的闪电标志的卡梅尔军衔——这让他心里顿时一紧。

在联军中,一直都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如果你的战友是一名施法者,你最多负伤,如果你的部下是一名施法者,你会毫发无损,但如果你的上司是一名施法者,很荣幸,你会尸骨无存——在战争中,作为普通士兵的施法者往往都乐于助人,而作为长官,在面对比较重要的战术目标时,施法者长官往往倾向于让普通士兵当炮灰,吸引对方火力。

人来的很快,就在郭磊面对的这条通道上,无数的是士兵不断从两侧的房间里出现,他们的速度或快或慢,但却一直没有出现拥堵的现象,就像一条在山间急速流淌的溪流,而在每一层中,各个楼梯口就是它们汇聚的终点。

这名长官似乎一直在计算人数,知道最后一名士兵入列——郭磊偷偷数了数,应该是50人,郭磊从意识网中听到一声命令:“出发!”在这声命令出现之前,士兵们还在交头接耳的小声讨论今天的战况,郭磊还看到有几个人狼吞虎咽的吃着早饭,但等这两个字出现后,一切声音都消失了,不管是意识网还是现实中,只有整齐的脚步统一踏在钢板上发出的“咚”的一声。

和昨天不一样,昨天郭磊是因为被打散了建制,所以临时服从kl3014的命令,但是在多时候,特别是一些进攻活动,通常还是由人来指挥。

十几分钟后,50人来到了空间站最外层,仗还没有真的打起来,但郭磊还是立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氛围——相比起他们睡觉地方的昏暗,这里已经是灯火通明,周围的墙壁、地板以及天花板上,到处都镶嵌着密密麻麻,像led指示灯一样的东西,士兵们三三两两的分布在房间内外,面无表情的抱着枪坐在早就准备好的掩体内,其中一些还在神经质的在胸前划十字架。

郭磊他们在军官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大房间,在这里房间的地板上,还可以看见没有清除的血污,已经遍地的机械、甚至还有人的零件,在房间的中央,两台大型的发电机正在嗡鸣作响,在两台机器中央,也就是房间的中央,一根灰色的、棱锥样的柱子笔直的刺出房间外,看的出来,这套发电设施还很新,很有可能是刚刚装好,泡沫包装都还放在一旁,郭磊知道,这两台发电机可能就是他们50个人今天的使命。

果然,那名卡梅尔军官走到房间中央,指着身旁的柴油机说:“相信你们都已经猜到了,没错,这次我们的任务就是保障这两台发电机的正常运转,不被敌人破坏,你们都打过昨天的仗,应该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是的,这是一个危险的任务,九死一生,在必要的时候,我会命令你们用生命来换这两台机器的安全,更多的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好运。”说完之后,他把军帽往下一压,然后他身旁的副官开始给大家分配具体防务。

50个人挤在房间里看似很多,按照一般人的看法,可能房间每个角落放上一两个,最多十几个人就算是守得密不透风了,但参加昨天战斗的郭磊知道,真正打起来的时候,这点人就像炙热铁板上的水滴,几秒钟就能被蒸发的没影。

50多人被安排成三波,其中一波在房间内,第二波在走廊后,以及这个房间的“下一层”,作为预备队存在,第三波则主要是施法者部队,战斗开始后,他们将主要浮在附近防区游弋,作为流动部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