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 37 章

嗤笑一声大步跟上庞煖的脚步,李牧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没有任何说出鞠武打算的意思。

五国合纵伐秦,到如今只剩下赵燕两国之兵,以鞠武的身份,他大可不必留在这里。

燕国力弱小,地处偏僻,鞠武觉得邀请赵,魏,楚,齐合纵同盟,同时向北方匈奴借兵,联合抗秦才能这样才能成功,但是这个抗秦,真的只是为了抗秦吗?

秦国和燕国之间的事情,便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坐得渔翁之利虽然不易,却没有人会不喜欢。

燕军营帐,鞠武换下甲胄站在帐中,想到方才见到的黑甲小将眉间更显烦躁。

原本想着将公子执远远打发了,到底是燕国公子,大难不死便留他一命,却没想到秦王待他如此出人意料。

一个异国公子,他竟真当自己人来培养了。

一手背后在帐中转了几圈,鞠武想了想,然后高声喊了外面侯着的士兵拿笔磨墨。

赵国一旦退兵,下次再见到公子执,他们就不能轻易拿捏了。

嬴政对燕执的安排没有任何隐瞒,燕国蓟都无需暗探便能得知燕公子执在与秦王关系颇好,不像当年在邯郸,长年累月也不见人关心。

消息传到燕国,自然是有人安心,有人不安心。

————————————————————————————————————————

两国议和之事定下来后又过了几日,蒙骜等人才得到自咸阳传来的消息,使者已经带着国书回去,大军也不好再留在这里。

李牧出现在尧山,就算是蒙骜,只凭着手中这些兵马也无法确切的说能在短时间内胜过赵军过得尧山拔得赵城。

就是不知道如今签这议和国书究竟是王上之意,还是文信侯之意了。

军纪严明的大军不过三日便悉数撤离赵国,后方已经拿下的城池当然不会就此还回去,双方议和,只是以尧山为界。

已经吃下去的肥肉,怎么可能再吐出来。

留李信在屯留镇守,长安君及蒙恬此行一同返回咸阳,随行还有十万秦军。

不管议和是谁的意思,此番回去,咸阳城中必将再起波澜。

短短一封国书上诸多隐私,蒙骜能看明白,燕执却并不知晓,蒙老将军只当他年幼,这些阴暗事情还是少接触为好。

一路缓行回到咸阳,燕执在路上便开始加重手下百人的训练,他们走的慢,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扎营,没必要回到咸阳再开始。

穿惯了皮革甲胄,陡然接触玄铁铠甲,饶是出自锐士营他们也有很多无法适应。

玄甲笨重,对士兵的要求也更为严苛,自始至终燕执便没想过苍云能有太多人,玄甲不易打造是一方面,没有那么多士兵又是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