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 鞈如金石,宛钜铁釶, 惨如蜂虿, 轻利僄遬,卒如飘风。
《荀子议兵》有言, 楚国之兵铁器犀甲,因装备轻利, 所以打仗以快著称, 他们进攻快撤退也快, 迅疾如风并不夸张。
楚人打仗速度快, 却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善攻不善守。
楚国自立为国八百年,灭国数百扩张迅猛, 但是诸多大国之中, 他们也是国都被攻破然后迁都次数最多的。
在常人眼中,攻守兼备才是最好的,楚国攻打其他城池的记载不计其数, 然而防御的战事却寥寥无几,从楚怀王到如今那么多年, 他们的作战风格就没有变过。
娄林之役,徐国背叛与楚国的联盟而依附于齐国, 楚国为此出兵讨伐徐国, 面对齐桓公召集的八国联军, 硬生生凭着军队的速度差点儿把徐国灭了。
两棠之役, 楚国和晋国争霸中原,楚国占尽了优势击溃了晋国,却在晋军战败逃跑时嫌弃人家连逃跑都不会,于是巴巴的跑过去,在战车陷入泥坑无法前进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在马不走时又教他们拔去大旗扔掉辕前横木冲出陷坑,打了胜仗不去追击,反过来教敌方如何脱身,楚人如此不将人放在眼里的做法气的晋军破口大骂,他们晋国不常打败仗,没有你们楚人那么熟悉逃跑的招数,不打败仗的军队,怎么会擅长逃跑?
鄢陵之战,被气狠了的晋国占了上风,打的楚国连爬都爬不起来,而楚国的确和他们之前说的那样,撤的迅速不等人反应过来就直接没影儿了。
到后来,他们不和晋国打了,改和吴国打,那也是一落下风就开始跑,宁可丢了国都都不肯硬抗,缓过来之后就重新聚集军队再接着进攻,这么毫无章法的打发,竟然真的将吴国打了回去。
或许他们觉得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所以楚国的城池最初都不防御,建国至今八百余年,国都郢都的城墙岁数还不及那一半大,足以见得楚人的心大。
天下国家不知几何,连国都都不设防的国家还真没几个,楚人能攻破别国王都,同样也守不住自家的地方,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对王都的存亡并不在意,国都没了,大不了换个地方整军开战再夺回来,多大点儿事儿。
楚国的以前干出的出人意料的事情太多,正因为如此,嬴政才更不放心,楚人不善防御,为了避免秦国将匈奴击退后攻打楚国,肯定会在此之前就主动进攻。
楚人兵甲轻便,拼速度他们肯定拼不过,那就只能从别的方面入手了。
南方没有养马的地方,所以楚国最出众的是水军,只在南方吴越一带作战尚可,打到北边就不够看了。
所以,因为地域的问题,楚国和北方的几个国家交战用的都是申息之地的步兵,楚国申息之师曾纵横中原,可以说是楚国最强横的一支步兵军队。
水军如何暂且不说,只和步兵想对峙,这两人跟着蒙武将军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