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这解释,让山口村的这些村干部坐不住了,一起前来商量对策。
如今,他们山口村有三大经济来源。第一,无疑就是放羊了,里面的利润很大。第二,准备学习楚家寨,发展水果种植,暂时还没有成效,规模也会相对小一点。第三则是农业,这一块赚的钱可以说很少,但土地占用却占用了九成以上。
“所以,我想在山口村建立一个牧原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蔡志文开口道。
他将自己的理念再次说一遍,山口村的其他村干部已经听过几遍了,也详细了分析过,但拿不准主意,毕竟这关系到村民的生存大计,一点不能马虎。
按照蔡志文的打算,山口村以后不发展水稻等农产品种植,发展成为一个十分专业、非常全面的草原。水果种植依然继续,但发展方式要学楚家强山谷的那种,果树下面依然留草,尽量增加牧草的来源。
楚家强听了,马上就感觉不现实了,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达成的。
“你太着急了,这种事情,必须循序渐进才行。你可以朝这个方面发展,但必须一步步来。退耕还草也不是不可能,但得有个度。发展畜牧业,这主意我非常赞同。
这样吧!我出个主意,水稻是我们乡亲的根本,不能丢,你不妨劝一劝村民,将自己够用的留下来耕田,其他的逐渐还草。
这样做有三点好处,第一可以缓解中间大家不适应的过程,不会太突然,太让人难于接受;第二,在这方面发展,大家都还没有经验,需要一点时间慢慢积累、缓冲;第三,你们山口村暂时不需要全部耕田退下来,浪费土地,羊群现在虽然不少,但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楚家强一步步分析道,其他人听了均是点头,感觉非常有道理,不想蔡志文那么冒进,让人感觉不踏实。
“这样一来,我们劝解村民改革发展,也会容易很多。”蔡志文的老爹点头道。
农村可能没有钱,但土地不会少,谁家没有大量的土地?除掉能养活自己的那部分,还有很多的剩余。
如果按照楚家强建议的去做,可以将村中间的土地留下来耕种。这些土地都是最肥沃的,最适宜耕种。
村子周边的,都是次等的,不仅表现在土壤肥力上面,阳光方面也相对弱一点。因为大山的阻挡,白天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阴暗一面。发展农业,其实收成不怎么样,只是农民不希望土地荒废,这才辛苦也耕作起来。
但是,这些土地要是留着长草,那绝对是最好的草地。因此,楚家强的建议提出来,其他的村干部已经暗暗赞同了,也知道自己回去应该怎么做了。
“好主意!这事情,我们回去在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慢慢跟村民开导思想。”村书记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