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是一个很广泛的名称,很多草都能称上牧草,根据统计,起码超过一万五千种。具有一定饲用价值的野生或栽培植物都算是,以草本为主,也包括半灌木和灌木。
牧草除作家畜的主要饲料外,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维持土壤肥力、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环境和调节气候,也有重要作用。由于牧草具有高效率利用光能的特点,发展牧草生产有利于建立稳产高产的农牧业生产体系,维护生态平衡。优良的牧草产区一般都是著名家畜品种的产地。
根据株丛形状和植株高度可分为上繁草跟下繁草。
上繁草,其植株的各次分蘖均可形成较高的生殖枝和营养枝,如无芒雀麦;下繁草,其株丛中短营养枝的比重大,并多分布在茎部,如羊茅;半上繁草,其枝条成分和株丛形状介于两者之间,大量短营养枝构成密而宽大的株丛,可以刈割、放牧兼用,如多年生黑麦草。
蔡志文点点头:“这我已经考虑好了。牧草准备引进紫花苜蓿,加上我们本地的三叶草,这些都是优良的牧草。牧牛之类,也已经选好,主要结合自己当地情况,而不是什么最好就引进什么。”
楚家强等人十分赞同这个说法,无论做什么都好,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那才是最适合的。
紫花苜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山、川、塬各区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含钙较多的砂质壤土为最佳,低洼易涝的地方不宜种植,如积水两昼夜就会烂根死亡。苜蓿是喜光作物,在阴坡地种植产量较低。
这刚好适合山口村那样的地方,山口村没有大河,所以不用担心水涝问题。
“这种牧草挺好,被称为牧草之王,虽然挺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文教授开口道。
听到山口村要退耕还草,对于他们这些生物学家来说,当时是好消息,举双手赞同呀!刚才,他们一直在观察事态的进行,说不得以后也会帮上一把忙。
付盛林也点点头,解释道:“这种牧草能固氮,对土壤有好处,值得推广。”
紫花苜蓿根量多,入土深,固氮能力强,2~4年生的植株每公顷每年可固氮150~450千克。根系腐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翻压当化肥,肥力十分显著。
另外,紫花苜盖枝叶繁茂,覆盖地面能减少蒸发、保蓄水分,减轻地表冲刷,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
但蔡志文看中的,是其播种或分株繁殖,自播能力强。播种一般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具体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温度、雨量、轮作制度和苜蓿的栽培用途选择不同休眠级的品种、土地适时播种。根据他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几乎一年四季可以播种收割,不会断层。
而且,蔡志文自己还有另一个计划,引进一些马回来。有牧场,没有马始终有些遗憾,届时,还能给游客提供骑马的服务,促进旅游的发展,增强自己村子的竞争力。
“既然这样,那我们先回去,通知村民,将事情摆出来,跟大家说清楚事理,村民应该能理解,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山口村的村干部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