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此,在后来五胡乱华时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没有断掉。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现在的谢远,因为帮助霍都督北伐镇压藩王,又得到过崔太公的赞许,于是声振寰宇,渐渐的江南寒门子弟便都以他为首了。
也不仅仅只是江南的寒门子弟,更有中原各地寒门出身的名儒,在听闻谢远又有才华又有名声,且只举荐寒门子弟入仕后,便纷纷效仿其他的举动来。
比如开书院,比如只收寒门子弟,再比如那奇特的考试。
当然,这其中不乏谢远的门客——谢远让他们远离朝堂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广收寒门子弟,不让他们明珠蒙尘。
随着各地书院开办起来,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以谢远作为人生目标,想像他一样收揽门客,名震中原,遂各地书院入学考试越办越隆重——于是科举便初具规模啦。
在谢远刻意将人才放到偏远地方,致使科举的雏形出现以后,又在谢远和吴姓世家的扶持下,寒门子弟成为了东晋朝廷上的一股新秀势力,且人数庞大,足以与世足抗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的小谢同志正在为新招揽来的门客们授课哩。
门客们除了谢远的课十分喜爱之外,也十分喜欢祁晏的课。
自北伐首战告捷后,祁晏便在霍氏和崔氏的帮助下,为当年的凉州城一事,为当年蒙冤死去的将士们翻了案,澄清了冤情。
这下子,人们都知道祁氏是被冤枉的,祁大将军是被冤枉的,他不是通敌叛国的人。
祁晏为父翻案,凭己之力获得了他人的钦佩与敬仰。
而祁氏更是泪崩。
多少年了,他们祁氏终于不必躲躲藏藏的过日子了。
大将军的事终于沉冤昭雪了!
好啊,少主公做的好啊。
祁氏知道现在祁晏在谢远身边,也没有去打扰他,而是将祁氏所剩不多的藏书集中在一起,一并送到了祁晏身边。
门客们都是寒门出身的,鲜少见过像龙岗书院一样数量达到万卷的古籍。
他们很想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