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比那漏洞百出的《武经》、《道经》之流要厉害多了,两者之间的差距简直不以道理计。
“这《过去弥陀经》乃是修炼神魂的最高秘诀之一。”
吴哲看着手中那薄如蝉翼、四四方方、呈暗金色、摸在手里柔软得如水一般的经文卷,看着上面一个个亮金色的小字。
吴哲将经文铺在桌子上,四四方方,三尺长宽,宛如一副大的字画,上面的字迹非常之小,蝇头小楷,不过也非常清晰,如刀刻印的一般,没有一点模糊之处。
而且字体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力量,让人看了之后,有一种这些小字会活动飞起来的感觉。字已经有灵性了。
怪不得原著中洪易看了都自愧不如,直夸“好书法!”还说看见这字,他自己的字与之比较起来简直就是不入流。
经文的中间是一尊金色佛陀,祂坐于虚空之中,无数日月星辰围绕在周围,把光辉都加持在这尊金色佛陀身上。
这尊金色佛陀双眼微闭,盘膝,双手结印,神态安详,却不似别的寺庙里面佛像的威严,透漏出来的是一种亲切、熟悉的气息。
甚至让人产生一种这尊佛陀就是自己前世的感觉。
这才是真正的佛像,无论神态、气质,都能和人产生共鸣,有着自身成佛的意境。
佛的教义讲究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佛。
真正的佛像,不是威严,也不是巨大,而是看了之后,让人产生这尊佛像就是自己前世的感觉,从而焕发出人的佛性道心。
吴哲定了定神,看着上面一个个亮金色的小字,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浏览了起来。
开篇就是“如是我闻”这四个字。
(佛教典籍中用“如是我闻”这四字开头的,都是真正听见上古时代佛说法而留下来的,这四个字就是外道典籍和正经的区别。)
“神魂存想于天庭,天庭者,众神之所归,众佛之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