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闲着无聊把《道德经》这些看过的类似的书籍默了个遍。
然而,什么都没发生,妄他还以为会引发什么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或者紫气东来的异象呢。
他有时都在想莫不是他写的那些书和这个世界相性不合?还是说他写的书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所以写错了?毕竟内容都不对的话还谈什么异象啊。
既然这样不行,于是吴哲换了一种思路。
他教了洪易关于《易经》的知识,不过为了不影响到洪易,他只教了他思想,没有教具体的内容,让他自己去悟。
例如教他一些如《易经》的中心思想: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再举一些例子进行论证。
还有易经的宇宙思维模式“天人合一”,《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
1、《易经》卦象的核心:
《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
2、事物的两个方面:
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许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1、从自然现象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2、从社会现象来看:“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