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弹道理论课程,心有所虑的学员们多半不在状态,课间时分,有人带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基于战争迫在眉睫,海军部下令各军事院校暂停课程,全体学员以见习军官身份编入海军各部。
连日来,对国势和海军命运的忧思让学员们倍感忧愁压抑,听到这个消息,人们反而抛开负面情绪小小地雀跃起来,正如前辈们留下的箴言,没有经过实战考验的军人就像没开刃的军刀,何况如今的战争技术日新月异,教程上的许多内容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睹现代海战的真貌比参加一百次实弹训练更具意义!
同在基尔海军学院学习进修之人多达数百,他们不可能悉数分配到一个部门或一艘战舰,带着对自己去向的好奇,足球队的伙伴们纷纷聚拢到夏树身旁。
“你们想去哪里?”夏树反问。
去往某一艘战列舰担任见习军官是意料中的多数,也有人坦言想去海军参谋部领略军事艺术的最高境界,相较而言,克里斯蒂安的话更像插科打诨:“给我一艘‘雷电’,保证打沉英国佬的旗舰!”
“每当面对危机考验或战争洗礼,我们的习惯是先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我们失去了战斗舰队,诸位将是德国海军复兴的希望所在。”夏树既是在隐晦地告诉朋友们,海军高层不会让他们所有人都到危险的一线战场上去,同时也是在批评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全情投入、随机应变才能够充分释放出官兵们的作战能力,而不需要每每抱着必死决心登上战场。
第23章 哥本哈根梦魇(上)
在个人去向的问题上,夏树始终没有透露具体信息,当天晚些时候,学院正式转达了海军部的指令,然后宣布了人员安排:临近毕业的学员们分配到了舰队一线和参谋部门,已在学院进修一至两年的学员前往各海军基地司令部和预备部队,而夏树这一批进入学院还不满一年的新生,基本上都被安排去了海军要塞,坚固的防御堡垒将像坚厚的盔甲一样保护他们的性命,重型火炮的声威将让他们充分见识到现代战争的可怕威力。
作为特权阶级的典型代表,夏树是极少数能够自主选择去向的学员之一,但他并没有独享这种权力。早在几周之前,他就给提尔皮茨的助手、海军内阁长官穆勒将军去信一封,以个人名义向这位掌管着海军人事大权的老朋友索要了几个见习军官职位——冯·卡根纳克渴望与海军参谋部的智囊们共事,埃克尔勒和丁格一直想去舰队旗舰上长长见识,另外几个关系亲密的伙伴也有各自的倾向。至于自己,夏树希望能以高速鱼雷艇试验大队指挥官的身份接受来自海洋霸主的强势挑战,为了免去海军高层的担心,他保证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亲自驾艇出击,并为克里斯蒂安申请了试验大队副指挥官的正式职务。
从院方公布的人员安排来看,夏树这些要求尽数得到了满足。在这紧张肃穆的气氛下,朋友们虽不能用笑容来表达自己的雀跃,眼中流露出亮色的足以说明他们此时的心情,而且以他们的聪慧头脑,不难猜到这有赖于夏树的帮助,感激之意无以言表。暂别在即,由冯·卡根纳克起头,他们一个个走过来与夏树握手,相互赠予道别的祝语。
尽管只是以见习军官的身份临时分配到海军各部队,可战争一旦爆发,伤亡根本无法避免,离情别愁一下子充斥在优雅宁静的校园里,噙着泪花的脸孔和情真意切的拥抱比比皆是,有不少学员还拿出为毕业准备的小册子,请同伴们在上书语赠别。
时势造英雄——夏树在每一份送到面前的册子上留下相同的苍劲字迹。
一天之内,基尔海军学院如至深冬,教学楼、图书馆、训练场、游泳馆变得空空荡荡。
在院长办公室的窗户前,伯肯哈根将军背手而立,无尽沧桑。
随着战争警报的拉响,驻扎在基尔军港的海军高速鱼雷艇试验大队也接到了备战命令。自组建以来,这支部队的任务主要是针对高速鱼雷艇的技战术进行摸索和探寻,并不在德国海军的战斗序列,但一次又一次精彩绝伦、成果显赫的训练演习俨然给国家和海军高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锋利无比的近海利剑,能够以诡异狡黠的战术给强大的敌人极其致命的一击,长时间的训练磨合也赋予了这支团队良好的默契,因而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秘密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