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页

见夏树没有说话,梅瑟尔就着刚才的话题往后揣测:“假设敌方航母编队的指挥权仍掌握在布洛克手里,而布洛克又不是个鲁莽愚钝的指挥官,他之所以发动第三波空袭,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留存了足够的反击兵力,所以无需调回已至半途的机群。”

夏树飞快地反问:“可是那样的话,我们的飞机又怎能迅速取得显赫战果?”

这一下可把梅瑟尔给问住了,优秀指挥官和天才指挥官的区别便体现于此。

从主动性的角度来看,战术策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应敌而动,针对敌人的动向做相应的部署,一种是先敌而动,利用自己的动向诱使敌人跟进。夏树此次以“腓特烈·凯撒”船团和支援舰队充当诱饵,冒险诱敌,所采用的战术策略便属于后者。当然了,敌人可不是一头被驯服的牛,轻而易举地被人牵着鼻子走,此战尘埃落定之前,他们有很多机会摆脱困境甚至全身而退。与美英先遣舰队交火之初,夏树担心对手见机不妙主动撤退,但敌人却选择了与之正面对决;美英舰载机空袭开始后,支援舰队从容应对,坚定前行,敌方指挥官却未从中察觉出异样;甚至于现在,遭到同盟国舰载机群的第一波猛烈攻击后,美英舰队还有机会保全实力,可他们还在强攻缺乏真正价值的目标。

夏树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克劳德·布洛克,你终究是个理论界的军事专家,分析战例战术头头是道,争权夺利可不手软,打起仗来却毫无灵气,指挥航母作战的能力远不如那些真正精通此道的后辈们,要不然哪还轮得到我来拯救亚速尔战局?

梅瑟尔暗自期待的戏剧性一幕终究没有出现,成群结队的美英战机出现在了视线当中,继而向这支调头东行的同盟国支援舰队发动猛烈空袭。这一波55架战机当中,战斗机果然寥寥无几,由于从爱尔兰辅助航母“朗福德”号起飞的七架ir-29t未能赶在敌机攻击之前抵达,夏树统御的支援舰队不得不面对强度空前的攻击。“瘸腿”的“舍尔海军元帅”号虽然只遭到一小队鱼雷机的攻击,但慢速航行且转向不便的大型战舰实在是太易得手的目标,在舰员们的惊呼下,这艘德国重巡接连挨了两条航空鱼雷,再牛的损管也无济于事了。趁着战舰还未完全解体,舰长果断发出了弃舰命令,四成官兵得以生还。

作为俯瞰视角最醒目的目标,“黑森”号自然成为了敌机再度围攻的对象,这一次它的好运气也差不多用到了尽头,4枚重磅穿甲弹、7枚轻型炸弹不但将它炸得面目全非,还对动力和通讯系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破坏,用梅瑟尔上校的话来说,“我们不可能再熬过第四波空袭。”

所幸的是,通过浴血奋战挺过第三波空袭的同盟国将士们不必再面对下一波空袭了,许久之后,销声匿迹多时的同盟国航母编队终于发来战报:先后派出226架战机攻击敌舰队,摧毁美英航母编队80的战力,此战胜利在望!

第182章 逃离“火场”

正午过后,亚速尔群岛以东的大西洋海面上,傲然出击的美英主力舰队在遭遇敌方机群的连番痛击之后,不得不灰头土脸地向西撤退。美国海军上将克劳德·布洛克指挥的航母编队原有7艘航母,如今只剩下两艘光辉级航母,其余或被击沉,或因伤势过重而被放弃,即便是幸存下来的“胜利”号和“可畏”号,也是伤痕累累、满目仓夷,但不管怎么说,牺牲载机量换取防护能力的设计思路还是在战场上体现出了非凡的价值。

沿着舷梯走下“胜利”号的舰桥,身材略微发福的舰长霍克斯利上校沧桑的脸庞此时写满颓丧和迷惘,就在几个小时之前,他还信心饱满地期待一场胜利,可是接连两波空袭,美英舰队出动了上百架战机,居然对一支分舰队规模的敌方水面舰队无可奈何,这让他既意外又担心,心中的隐忧很快变成了现实。在美英航母忙着接收返航飞机的当口,同盟国机群突然袭来,勇猛且干练的同盟国飞行员牢牢把握住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第一波空袭就击沉美籍辅助航母“理查德”号,重创“普林斯顿”号,击伤“胜利”、“可畏”、“帕克”三舰,短短二十分钟就让美英航母编队的战力减损大半。布洛克上将没有召回已经出发的第三波攻击机群并让它们前去搜索敌方航母,而是任由它们执行原定任务,在霍克斯利看来,战斗从那时候起就已完全失去了悬念。

不出意外,敌方舰载机群的第二轮空袭继续发威,“帕克”、“林奇”、“伦道夫”相继战沉,触目惊心的战斗场面深深印刻在了每一名参战者的心中。

这轮空袭,“胜利”号险些吃了两条鱼雷,尽管躲过了致命的劫难,此后的两颗直接命中弹和多颗近失弹仍让它蒙受重创。飞行甲板上至今留有两个偌大的弹洞,其中一颗250公斤重的高爆穿甲弹连续贯穿两层机库,在蒸汽室上部爆炸,蒸汽室一度为高热高压的蒸汽所充斥着,全舰航速为此而下降到了不足12节,经抢修后才勉强恢复到目前的18节,另一颗在下层机库爆炸,切断燃油线路并引发了一场大火,骇人的烈焰吞噬了机库中的一切,有43名舰员在灭火过程中丧生,还有百余人被烧伤……

不知不觉中,霍克斯利来到了右舷副炮战位,尽管大火一度威胁到了弹药库,舰员们还是想方设法保住了火炮和弹药,而它们现在已经成为了“胜利”号继续战斗下去的最大底气。

“敌机!右舷方向发现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