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交手过后,意大利飞行员得到了参战来的首个击落记录,此前的紧张与忐忑统统被抛到了脑后,随着长机飞行员一声令下,各机立即投入自由袭猎,但猎物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经验老到的美英飞行员稳住编队,利用机鼻和后座机枪极力抵御敌机,而后有两架“海鹰”挣脱了德国战斗机的纠缠赶来解围,不一会儿便将意大利战机追得鸡飞狗跳。
长途奔袭而来的美英舰载机群,海鹰鹰隼式战斗机和守护者式轰炸机占了多数,鱼雷轰炸机只有区区7架,并且全部是美制的tbd“毁灭者”,这种单翼鱼雷机的构造和特点都跟德军现役的ai-33舰载鱼雷机相仿,尽管动力和气动性能都较早期的双翼鱼雷机有了较大的提升,挂载鱼雷作战时,它们的飞行时速仍在300公里上下,爬升缓慢、转向笨拙,对任意一款现役战斗机而言,这绝对是非常理想的战场标靶。正因如此,交战双方的鱼雷轰炸机飞行员都有着共同的战场作风,那就是低调隐忍在前、大胆疯狂在后。趁着好斗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将注意力放在难缠的鱼鹰鹰隼身上,初入战场的意大利飞行员与“守护者”难解难分,7架“毁灭者”悄然降低飞行高度,从空战区域下方飞过,然后进入到了同盟国舰队的“三公里禁区”。
空中的战斗激烈难分,海面上,所有的同盟国舰艇始终处于全力戒备状态。这支强大的混编舰队以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1艘、航空母舰4艘为主力,也就是说,驻守亚速尔群岛的同盟国海军竟是倾巢出动。有过多次应对敌方空袭的战斗经验,同盟国舰员们没给鬼祟的敌方鱼雷机任何机会。目标刚一进入舰炮射程,轻舰艇主炮、大型舰艇的中口径副炮便猛烈开火,瞬时编织出一张骇人的火力网,待到敌机更进一步,各舰的37毫米高炮和20毫米机关炮开始倾泻弹雨……在同盟国舰艇大中小口径防空火炮的联合打击下,突防的美英轰炸机有两架被当场打爆,另外一架则在发动机受损后匆匆在水面迫降,不一会儿便被德国驱逐舰的炮火炸成碎片。
同盟国舰队的强大防空力量令美英海军的轰炸机飞行员看的心惊胆战,尽管如此,他们仍不顾一切地投入进攻,在鱼雷机被击退后,突破空中阻击的几架“守护者”飞临同盟国舰队上空,向同盟国的航空母舰投掷炸弹。三万吨级航母“施瓦本”号受到的攻击最为集中,距离最近的一枚航空炸弹竟在右舷不足二十米处,爆炸激起的水浪轻而易举的溅落到飞行甲板上,弹片还造成了舰舷位置一座防空炮战位炮手损伤,但值得庆幸的是,“施瓦本”号虽不是有史以来防御最强的航母,却能够凭借厚实的装甲和严密的舱室结构抵御来自近失弹的攻击。
论及战术意义和战略价值,四艘航母当前的分量俨然超过了三艘主力战舰,所以大半支舰队的防空炮火都集中起来对付那些攻击己方航母的美英轰炸机,趁着这个机会,先前未能觅得战机的鱼雷机穿过炮火硝烟,偷偷摸摸地袭向了两艘同盟国战列舰,并在1000至1500米距离投下了4条鱼雷,而在僚舰的警戒护卫下,“汉诺威”号和“巴登”号迅速转向,有惊无险地避过了这些鱼雷。
全面落于下风的美英舰载机群轰炸无果,单机性能稍占优势的战斗机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抵达战场的15架海鹰和鹰隼有7架被击落,6架不同程度受创,只有2架得以全身而退,对手虽然相应损失了8架he-25和3架ir-30t,却只有4名飞行员阵亡,其余皆成功跳伞并被救回。
美英舰载机发起的头一波空袭结束之时,同盟国的首波舰载机群已在侦察机的引导下找准了美英舰队的方位。因为航母数量是对手的两倍,同盟国舰队一口气派出的舰载机自然多了不少——31架he-25领着18架ju-17t、10架ar-33以及6架ik-22t型鱼雷机掩杀过来。仗着人多势众,同盟国舰载机的进攻方式也是简单粗暴:战斗机群集中兵力碾压了美英战机的警戒防御,成群结队的俯冲轰炸机呼啸着从高空发起进攻,面对敌人的密集火力,德国海军飞行员们依然义无反顾的进行大角度的俯冲攻击,将机腹下的航空穿甲弹和机翼下的高爆弹准确投向敌人的战舰;趁着ju-17t俯冲时给对方造成的连续压力,德国和意大利的鱼雷轰炸机分成两组,分别对两艘美英航母发起鱼雷攻击,多数鱼雷的投掷距离都在600至800米位置。
发现鱼雷来袭,“约克城”号和“光辉”号匆忙转向,舰员们火速将一部分枪炮转向水面,试图拦截那些致命的鱼雷。英国航母动力稍强,机动更好,且指挥员对时机拿捏较好,因而险险避开了危险,“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就没那么好运了。随着一条鱼雷击中舰艏,偌大的战舰猛然一抖,几架停放在飞行甲板边缘的舰载机竟被甩了出去。转瞬过后,大团浓烟从裂口出喷涌而出,舰上的大火如同小规模的井喷一发不可收拾,许多惊慌失措的水兵们开始往水里跳,扑腾扑腾像是一锅落水的饺子。
“光辉”号还来不及为同伴哀叹,自己便被德国俯冲轰炸机投下的一枚穿甲弹击中,具备强大动能的穿甲弹贯穿飞行甲板和上层机库,在下层机库发生猛烈爆炸,扫荡整个下层机库不说,还击穿了飞行燃料库,导致这艘英国航母尾部燃起熊熊大火。
短短十分钟不到,两艘美英航母便已基本丧失了战斗能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欧内斯特·金和他的僚属军官们目瞪口呆。
第214章 优者胜,败者残
己方舰载机群的第一波空袭即告得手,同盟国舰队代理旗舰“汉诺威”号的舰桥里自是一片欣喜欢呼,全程神情平和的夏树也流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此时他最应感谢的其实是贝恩克和施彻米特这两位德国海军上将,前者率领同盟国主力舰队熬过了亚速尔战役最黑暗的时期,以惊人的胆识和魄力守住了反败为胜的希望,后者自战争伊始便小心翼翼地指挥着同盟国的航母编队,以尽可能小的损失赢得了尽可能大的战果,而且为同盟国阵营磨练出了一批高素质的精英飞行员。
“无需调整第二波攻击机群的作战任务,若能确保击沉敌人的两艘航空母舰,我们离亚速尔战役的最终胜利就又迈进了一大步。”对前来请示的参谋军官,夏树如是回应。
继65架舰载机组成的第一波空袭机群之后,同盟国舰队很快派出了46架舰载机组成的第二波空袭机群,之所以规模较前一波大幅缩减,是因为雷达探测到敌方机群正快速接近,施彻米特上将当机立断,将后续起飞的战斗机调去阻击敌机,而在随后的战斗中,这一调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来袭的第一波美英舰载机群大多被同盟国舰队的空中防线所阻,突防的少数战机无力冲破同盟国舰队卓有成效的海空防御,战斗全程付出了19架被击落、7架被击伤的沉重代价,换来的仅仅是两艘同盟国舰艇轻微伤,这一波空袭可谓是惨遭完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