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飞行员半开玩笑地说:“炮兵们被人从睡袋里拽出来,肯定一脸不高兴吧!”
有人接话道:“你们说……这是英格兰人、奥地利人、美国人还是我们的炮兵在开火?”
另一人应:“美国人本来就是凑热闹的,犯不着这么拼命。英格兰炮兵已经轰了一整天,就算炮手们还有力气,估计弹药供应也跟不上吧!这个点,开火的不是奥地利人就是我们!”
然后马上有人分析:“既然要换我们的夜战部队上去进攻,那肯定是我们的炮兵在清理障碍!”
这个话题的热度只持续了一小会儿,飞行员们各归各位,跟地勤人员一起进行起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0多公里外的前沿阵地上,新联合王国第51装步突击师的师属炮兵正向要塞区的中央地带和东北、西北区域倾泻炮火。除了105毫米和120毫米两种常规口径的榴弹炮,投入炮击的还包括毒蜂-ii型自行火箭炮——虽然数量只有区区12辆,其所造成的声势、产生的破坏力,甚至比一个传统炮兵师还要强悍。
短促的炮击刚一结束,第51装步突击师的三个突击集群便从东、南、北三个方向进入要塞区。经过一个白昼和半个夜晚的鏖战,偌大的埃尔斯登要塞如同遭受八级地震的城市一样,遍地都是废墟,只有几座最为坚固的建筑物还顽强矗立着。
黄昏前,埃尔斯登要塞就已经完全落入了联军包围,苏格兰军队的增援部队进不来,守军部队出不去,要塞里的苏格兰军队越打越少,但残余部队不仅没有缴械投降,反而借助夜幕的掩护凶猛反击,好几支联军部队都在要塞区里遭到敌人的分割包围,多数得以突围而出,也有两支连级规模的英格兰部队杳无音讯,估计是惨遭歼灭……
要塞南区的一个丁字路口附近,两辆“爱尔兰豹”居前开道,步兵们一个个低着头、弯着腰,小心谨慎地沿着废墟前行。就在一个小时前,这里还是英格兰陆军第7步兵师的防守区域,接到暂时撤往外围休整之后,英格兰人不等友军前来换防,便一溜烟儿撤了下去,甚至丢下了不少阵亡同伴的尸骸。
路面上,新联合王国第51师的突击分队仍在缓慢地向前推进,两辆爱尔兰豹一前一后抵达路口,士兵们迅速占据了周围可利用的废墟,以此建立继续向纵深推进的战术支撑点。就在这时,北面一堆废墟突然响起了布朗式轻机枪嘎嘎嘎的嘶吼声,连串子弹扫射过来,瞬间击倒了三名士兵。这还不算,片刻过后,只听得一声震耳轰响,稍远处的黑暗中跳出一团橘色的焰光,一发炮弹呼啸而至,不偏不倚地射中了排头的“爱尔兰豹”,只不过炮弹穿透力偏弱,被这辆战车的炮塔装甲给弹开了。
索索索!索索索!
距离路口不到三十米的一处废墟上,两名头戴43型野战钢盔的机枪手操纵一挺hbt-v型机枪,以迅雷不及掩之势对布朗机枪所在位置进行压制射击。这种以德制g-43为基础的56毫米口径hbt-v型通用机枪,目前只装备新联合王国军队,尚未对外出口。相较于原版的g-43,它们的射速、射程以及构造、部件基本一致,虽然枪弹的侵彻力较792毫米毛瑟步枪弹降低了35,但对新联合王国军队推行的立体化、机械化作战模式而言,班族机枪的单发威力无关大局。
打了两个短射,见敌人没有动静,双脚架展开状态下的hbt-v暂时停火。射手脸庞轻搁在枪托上,眼睛透过准心扫视前方,供弹手面前放着一个方形的弹药箱,兼而负责观察周围的情况。
在这两张年轻的面孔上,写着初上战场的紧张与兴奋。
路口那边,两辆“爱尔兰豹”迅速调整身位,以防御最强的正面朝向敌人,把防御较弱的侧面和背后交给己方步兵。它们调转炮口,一辆朝刚才出现炮焰的位置发射了照明弹,一辆准备好高爆弹进行反击。尽管它们配合非常默契,可在照明弹亮起之后,战车成员们却没能找到守军火炮——在这种夜战环境下,没有安装红外瞄具的战车,确实很难找到并消灭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
片刻过后,一阵钢制履带碾过水泥路面发出的铿锵声从南面传来,只见数辆突击者-i型履带式步兵战车隆隆驶来。得知己方先锋部队遭到了守军机枪和火炮的袭击,它们很快在距离路口三四十米的废墟抵达找到临时阵位,打开舱门,乘车而来的步兵们立即使用80毫米迫击炮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