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在华夏,那是一个只能让人仰视的庞然大物,更是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跟他们打交道,那真的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虽然说社会舆论上,非常流行针对国企特别是央企的“国进民退”说法,但是在政府部门和国企中间,同样流行着“做大做强”的说法。
做大做强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就有一种就是吞并、收购这样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这也是国际资本大鳄最常用的手段。
孙泽生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创办起来的公司,成为别人眼中的香饽饽,外国资本不行,国内资本也不行,哪怕是央企想伸嘴咬上一口,也不行。谁敢朝他的公司伸嘴,他就要想办法崩掉他的牙。
只是这种想法虽好,但是想让它变成现实,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毕竟,眼下这个阶段,孙泽生能打的牌实在是太少了,有很多事情是他控制不了的。
第153章 三样宝贝
此时此刻,说什么狠话,都不会有任何用处,要想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不让其成为他人侵吞的目标,光自身发展壮大还不行,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人脉,能够有一帮子在关键时刻,能够给他站在他这一边,给他使上劲的人。
没有这些人脉,未来之光(华夏)有限公司发展的再好,到头来,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当然,孙泽生从来就不反对往公司里面引进合作伙伴,把未来之光(华夏)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一部分出去,也是他愿意尝试的事情。但前提是他在公司里面要说了算,经济利益可以让,但是话语权、主导权不能让,这是他的底线。
孙泽生把文件放到了一边,又拿起来了支票,这是一张茂新集团旗下的茂新银行开出的转账支票,上面的金额将近十五亿。
这十五个亿,可是在扣除了各项费用之后的钱,换句话说,未来之光(华夏)有限公司只需要把从美想电器购置家用有害物质检测仪的货款结算完之后,基本上就是未来之光公司的税前利润了。
再扣除企业所得税等各项费用之后,未来之光公司大概能够赚两亿三千万到两亿五千万之间。也就是说家用有害物质检测仪上市的第七天,又为未来之光公司赚了三千万到五千万。
“宋姐,回头,你把美想电器那边的货款给他们打过去,美想电器跟咱们也算是一家,以后货款都要及时的结算。”孙泽生说道。
宋嘉依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货款拿到手,咱们要怎么花这笔钱?”
孙泽生反问道:“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宋嘉依说道:“当然是将其作为公司的注册资本,对公司进行增资。完成增资手续之后,有必要对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咱们毕竟不能一直窝在亚美日化厂,还是要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工厂的。我建议现在就开始对燕京市内的几个高新技术区,实验区等进行考察,根据各个区给出的优惠政策,寻找合适的落脚点,建设我们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