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飞鹭没有在国内久留,第二天,他就离开了华夏,坐飞机,去南非,跟他的朋友们会合去了。
孙泽生没有急着去给凌飞鹭发出什么指令,凌飞鹭需要跟他以前的兄弟、合作伙伴等人一一的恳谈,这将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除非佣兵团稳定下来,否则的话,孙泽生现在不管是发出什么指令,都无法得到很好地贯彻。
孙泽生把他的精力放在了公司的架构调整上,他召集公司高层召开会议,让所有的人给他出主意,共商给宋嘉依分权,减轻宋嘉依负担,同时又能够让总公司办事效率提升的方案。
孙泽生的这个计划可以说是未来之光国际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之后,最大规模,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调整,事情又牵涉到了宋嘉依,每一个人与会者都显得非常的慎重。
会议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个星期,最后,孙泽生从众人的意见中,去芜存菁,搞出来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借鉴了国内外大型企业的管理架构。
随后,孙泽生按照这个方案,对未来之光国际实业有限公司的管理层进行再一次的调整,并对他们的职权进行划分。
宋嘉依仍旧是当仁不让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总揽总公司的一切大小事务。
在宋嘉依之下,设立一个副董事长,五个副总经理,其中,副董事长的职位由荣晶莹兼任,协助宋嘉依管理总公司,而五大副总经理分别是臧永晨、武汉阳等人或专职,或兼任,他们分别负责管理从宋嘉依原来的职权中,划分出来的一些业务。
在董事长、副董事长、副总经理下面,都设有一个专门的办公室,每个办公室都有数名直到十几名的办事员,专司负责协助该办公室的首长处理公司的事务。
另外,在他们之外,还另外设了几个办公室,负责监察,内部监督等事务,另外还设有独立董事,他们完全从公司外聘请,这些独立董事不拥有公司的股份,他们却可以直接向宋嘉依,甚至是孙泽生当面直陈,为公司的发展献言献策,指出公司的隐患和隐忧。
经过这次调整,宋嘉依手中的权力看似缩小许多了,实际上,只不过是在她和公司的具体事务之间,又多了几层机构,这些机构的首长无一例外,都要向她直接负责,她有权力让任何人向他做出汇报,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价,甚至她可以任命他们。
如此一来,宋嘉依就可以从那些繁琐的事务中抽身而出,过上比较清闲却又在未来之光国际实业有限公司中拥有着无人可以匹敌地位的生活了。
这次调整,也让全公司上下明白了宋嘉依在孙泽生的地位究竟如何,几乎是所有人都在警告自己,宁肯得罪孙泽生这个大老板,也不去触怒宋嘉依。
孙泽生大部分的时候还是很好说话的,宋嘉依也很好说话,可是宋嘉依是孙泽生的逆鳞,谁知道碰了,会有什么后果。
就在这场公司架构再次调整的时候,宝龙公司的林卫国打电话,向他汇报工作。乔治·史密斯在宝龙公司的考察已经结束,遵照孙泽生的意思,宝龙公司同意了乔治·史密斯的请求,决定把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卖给他。
宝龙公司的开价可是一点都不便宜,要价十亿华夏币。
乔治·史密斯跟宝龙公司讨价还价,林卫国他们咬死了口,就是不肯降价,即便是乔治·史密斯把孙泽生搬了出来,林卫国他们也只是轻轻地往后退了一步,只肯便宜乔治·史密斯一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