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生对此一直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前世的时候,就在这方面吃过大亏,那个吞并他公司的太子党的家族就掌握了舆论的控制权,并且打通了公检法所有的关节,以至于他想喊冤都没有地方喊去。不得已才采用了玉碎的极端做法。
这一世,孙泽生也想着从新闻界入手,只是一直没有很好的门路。这一次,孙泽生决定从剩下的资金中,拿出来十个亿出来,对新闻界进行公关。
这件事,他交给了张立和徐云津来负责,徐云津如今在娱乐圈已经小有名气,张立在教育界也薄有名声,娱乐圈和教育界多少都和新闻界沾边,两人都认识不少新闻界的朋友,正好利用她们的优势,对新闻界进行渗透和控制。
另外,孙泽生还按照武汉阳的建议,收购了两家专门在互联网上发帖子的公关公司,让他们在网上,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未来之光国际实业有限公司、新星空公司等他名下的公司。如果发现了有对他名下公司不利的信息,也要及时进行处理。
想在新闻界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名下所有的公司提供的产品,都是经过了严格质量检验的,质量绝对是过硬的,而且所有公司在建设之初就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采用的原材料等也是无污染的,基本上不可能爆发负面新闻。
至于他本人,因为和靳媛媛定亲的关系,国内的舆论基本上不会涉及到对他的隐私什么进行曝光。
有鉴于此,孙泽生也不急着在新闻界有太多的建树,这方面可以慢慢来,深耕细作,把基础打实了。
孙泽生把重点放在了另外一件事上,也就是在商界寻找更多盟友的事情上。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个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就是知名的跨国企业抱团取暖的现象,他们以雄厚的实力,结成盟友,组成财团,分工合作,一致对外。像日本的三井财团,旗下就囊括了索尼公司、东芝公司、丰田汽车、三洋公司等多家举世闻名的跨国企业。
这些财团内部的组织结构可能不是特别多严密,多少有些松散,但是不可否认,他们有一种外人难以插足的亲密关系,当成员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其他成员企业会比财团外的企业更有可能提供帮助。在日常的时候,他们也是互相提携,互相扶持,促进彼此间的成长。
孙泽生现在还没有能力去组建财团,主要是他现在的实力不足。他发展的时间太短,还没有办法和这些老牌的跨国企业相提并论。
不过孙泽生有意效仿,组建一个松散的联盟。然后在这个联盟的基础上,逐渐强化他对商圈的渗透力,最后攫取商界的领导权,等到将来,他可以在联盟内振臂一呼,应者如云,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
孙泽生把卖美想电器股权剩下的八十多亿全都拿了出来,然后给乔治·史密斯、冀南银行的几个民营企业法人股的股东,还有h私募基金、美国时间基金会等都发出了邀请函,邀请他们在冀南市一聚。
收到孙泽生的邀请函,没有谁敢怠慢,都在约定的时间,准时抵达冀南宾馆。
在冀南宾馆的商务会议室,孙泽生、乔治·史密斯、李子峰、尹晨娣等人汇聚一堂,共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