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军参谋长不在军部呆着,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军区首长是根据陈伟雄来的时间判断的。
“报告首长,我正在军作战值班室跟参谋们进行兵旗推演。”陈伟雄立正报告着。
“是么,走,咱们去看一看!”军区首长是打了一辈子仗的人了,对打仗的事本来就有兴趣,虽然说是一个兵旗推演,但是他还是想去看一看的。
一进到军部作战值班室,军区首长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沙盘的地形,不由得,他开始对陈伟雄另眼相看了起来。
“来,你用蓝军,我用红军,咱们俩推演一次!”首长来了兴趣。
陈伟雄当然没有话说。于是,一次在沙盘上的异国战争开始了。
这次演习直到快吃晚饭的时候还没有结束。陈伟雄和参谋们已经在这个沙盘上磨了几个月,当然非常熟悉。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军区首长经常会突出奇兵,搅乱了已经安排好了的计划。不过这些都改变不了红军最终失败的下场。还好是吃饭了,否则陈伟雄和几个参谋也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
没想到军区首长到很看得开,就要被打败的他竟然有心思开起了玩笑来。
“这样不公平,你们在这个沙盘上整了那么久了,我才接触,所以这盘应该判定我胜利了才对!”
※※※
这天晚上,陈伟雄跟首长谈到很晚。谁也不知道他们谈了些是么。不过从这以后,作战值班室的兵旗推演就成了绝密的事情。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79年2月份,也就是我军出兵越南的那一天。
第三十章 军人与战争
xx军区一号首长离开x军以后,根据首长指示,x军的丛林作战和小集团作战方式有了扩大化的趋势。为了更好的实现训练目的,x军首长开始倍加关注这些进行训练的单位。我军原来一直没有特种作战的教材,到底这个丛林作战和小集团作战该怎么搞谁也不知道。没有办法,只能边摸索边训练。毕竟这种作战方式是陈伟雄提出来的,他当然就得亲自参加。好在他现在贵为军参谋长了,倒也不用亲自跟着战士们山上山下、树丛草窠的钻来钻去。
经过实战演练,大家发现了丛林作战和小集团作战的一些特点。首先就是后勤难以保障。大家都钻在树林里,你让后勤怎么上?要么就是一个点只有十来个人,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点。后勤根本无法补给。这就逼得战士们需要有野外生存的本领。接下来就是我军的制式装备有问题。一直以来,解放军都使用三横加两竖,打起个背包就走,如果是在平原上作战,这肯定没什么问题,可是如果进行丛林作战,背包显然是一个累赘的东西,指不定挂在什么树枝上成了别人的活靶子。再有就是制式军服,当时的军装根本就无法防备蛇虫蚊蚁,到处都开口,也很容易挂裤脚。没办法,逼得不少战士开始了打绑腿(这些问题很多是在打越战的时候发现的)。另一个就是武器装备的问题。制式56式冲锋枪的确是好枪,可是在后勤补给不便的时候,它的弊病就显现了出来。首先是枪身太长,携带不方便,其次就是太重。战士们为了多带一些生活必须品和干粮,负荷本事已经很大,再加上一只分量不轻的冲锋枪和150发同样显得有分量的子弹,就显得更累了。同样身为军人的陈伟雄知道,在战斗中,当然是负担越轻越好。
训练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很快反馈到了军首长那里,只是稍微看了一下,军首长就觉得有必要跟军区首长汇报。军区首长看到了x军的报告以后,也觉得这是个问题。于是,x军军长和陈伟雄就被叫到了军区,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始想办法一样一样的解决。军区首长的意思,要在x军搞一个单位试点,看一看效果怎么样,如果说能行,就上报军委在全军推广。其实前面两个好解决,背包的问题只需要在现在制式雨衣的后面加上一个向下的口袋,到时候把背包什么的往里丢就行了。至于军装的问题就复杂一点了,如果改变现有军装的样式,是需要军委批准的。xx军区的司令员可不管那些:你们先干着,回头我找军委去。最后一项显然难住了军区首长。要知道,兵器工业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想要改变一种制式装备是件很大的事情。不过x军军长早就想到了办法。
“首长,前一段时间,陈伟雄参谋长的孩子自己造了一只打卡宾枪子弹的小口径冲锋枪,我跟政委都试了一下,枪还不错,可惜就是上次给闹的,枪给当成证据收走了。”x军军长其实更多的还是惦记上了这把枪,想把它给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