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这个并不奇怪,我们在苏联就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很成功,特别是经济特区的建设,中国政府更是不遗余力。海南是整个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到海南发展当然是我们苏联投资商最好的选择。”有了陈兆军之前那一句话的提示之后,马克西姆自然知道该如何回答。

“那对于到万宁来投资,您觉得前景如何?为什么要选择电力设施来投入?为什么要进行三方控股投资?为什么……”薛冰可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赶紧提出了一大堆问题。

“呵呵!薛小姐!您的问题我都可以回答,不过我们老站在这外面也不是个事,我们还是进去再说吧!相信下午茶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边吃边聊!”马克西姆提议道。

“嗯!那就有劳了!”薛冰点头回答道。她当然希望马克西姆能够多说一些,既然陈兆军不愿意说,那从那些投资商嘴里挖出这些东西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让薛冰务必失望的是,这一整顿饭的时间,她不停地发问,马克西姆也不停在说,听着是很多,但只要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这马克西姆侃侃地说了半天,一点实质的内容都没有,玩起语言艺术的水平来,一点也不亚于陈兆军。

而陪了他们一顿饭的陈兆军就乐了,对于马克西姆他们这些太子哥,他还是很了解的,没有一个不是老奸巨猾的精明人。只要他们不想表达出来的意思,你就算问他一天,他也可能不透露出半分半毫出来给你。

到最后,薛冰已经没有兴趣再问了,她真怀疑这个马克西姆是不是跟陈兆军串通好的。不过今天的收获也不小,至少对万宁的了解更深了一步。她现在期望着,在之后的行程中,能够遇到一两个不太会说话的投资商,能够透露出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来。

第二百三十一章 u盘问世

由万宁市政府、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电真空工业公司以及陈兆军个人,总共三方控股的万宁市电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到万宁,需要建设的东西并不多,都有现成的设备和技术,因此各项基础建设早已竣工,并且在有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之后,很快便进入了计算机主板及与之相关配套的电子产品生产调试阶段。

万宁市电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金平一直很关心这个我国国产的、并拥有独特技术和专利的、且已经申报了技术标准的计算机主板的生产调试,虽然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方面已经完成了技术和老化试验,但在万宁进行大规模生产前,还是需要对流水线和工业化产品进行更严格的评估调试。赵金平当然非常清楚,中国人独立设计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计算机硬件的价值,更何况这其中,如果b口、接口软件以及u盘和“u盘播放器”能成为行业标准的话,这个由中国人开发的计算机主板将成为计算机行业的新航标。也正是非常清楚这些,因此他当然很着急,希望这评估调试能够尽快完成,真正达到量产的水平。

这天,赵金平依旧如往常一样,监督以及检查着各方面的进程,此时正在办公室审阅着文件呢,办公室的门急促地响了起来。

“赵总!最关键的调试已经完成了,根据理论和实践,我们的计算机主板以及相关配套的电子产品已经可以进行生产了!”敲门的正是负责调试、测试项目的技术主管,刚得到批准进门后,他便兴奋地对赵金平说道。

听到调试项目负责人的话后,赵金平马上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什么?全部完成了吗?那真是太好了!”赵金平一直在期待着这一刻,毕竟对这方面的调试和测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谁都知道这里面的价值。现在已经可以进行生产了,这个消息能不让焦急等待的人兴奋么?

“不不!赵总!现在还没有全部完成。不过,剩下的那些测试都是无关紧要的了,我们有绝对的把握,就算现在就进行流水线的生产,也没有任何问题!”项目负责人依旧兴奋地说道。

“嗯!我知道了!”赵金平点点头,对于自己每天都要跟进的项目,以他的留心程度,当然清楚这个项目负责人说的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了!你跟我说一下,按照估算,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彻底完成测试,彻底进入流水线生产阶段?”

“赵总!剩下的那些测试都是耗时测试,现在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相关的数据在三天后就能够完全出来!”项目负责人也很兴奋,对于这里面的东西,作为负责人的他更是清楚。可以说,能够使产品登上流水线,他是最期待的人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