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在所有记者中,薛冰自然是最开心的一个。因为她拥有万宁市政府境外记者的专访权,陈兆军会时不时地向她透露出一些可以曝光且吸引眼球的东西来。而其他记者也正因为万宁在持续地曝光中,才会一次又一次被万宁吸引过来,哪怕是转载报道,也是为了销量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万宁市的信息通道,境外的相对较为宽松,而境内的各大报社对万宁的报道就显得太过平淡了。当然,尽管平淡,一般的国民也都能够从一定的渠道了解到了,中国有这么一个被媒体拿深圳来与之对比的新兴城市,万宁!所有人都在期待着,造就深圳出了个深圳速度,那么万宁呢,会出现万宁速度吗?是更快了,还是最终归复平淡?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也不管万宁的利益是否关己,只要知道万宁的,心中都抱有一定的好奇心,想知道万宁在以后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各大媒体对于万宁的持续报道很快便吸引来众多投资商的目光,从媒体上面,他们知道了一点,那就是,万宁现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了!其实,自从海南建省之后,招商引资是谁都知道的。而这一次,大家只不过是从媒体了解到了万宁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而已,对外招商引资,那是一直都有的事。

了解了这一点,只要是跟这万宁各项投资上下游有关的企业,都多多少少关注起万宁来。只要是有实力、有盈余的企业,都不约而同地盘算起来,一方面计算着自己所需要的投入,另一方面则计算着自己的投入是否有回报、有多少回报。这些企业中,一部分认为应该先下手为强,毕竟在新闻发布会上万宁市市长说的话很明确地指出了,雪中送炭可比锦上添花更为有利。而有一部分则采用了观望的态度,不确定的事谁都不敢贸然出手,不能因为万宁前期发展的速度迅猛就盲目投资,至少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察才行。如果晚了怨不得谁,但如果投资失误,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当然,这些现象出现在万宁市硅谷上下游投资开发中的概率就小了不少。谁都知道,u盘这东西肯定能够大火,特别是手上已经买到万宁市电真空推出的第一批产品的企业,更是十分肯定地认为这小东西日后注定大火,注定能够风靡计算机世界。因此,蜂拥到万宁的投资商们,更多的是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商和制造商,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把万宁硅谷上下游产业链给充实了。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

陈兆军自从发布会之后,便公布了一项很让媒体以及相关人大跌眼睛的政策。发布会之后,不管你有多么地热切,有多么地渴望想到万宁来投资,也不管你准备好多少钱进行投入,都必须经过万宁市政府的审核。从知名度上、实力上、信誉上综合审核出相应的企业,得到万宁市政府的许可,你才能够在万宁辖区内进行投资并享受万宁市政府给出的优惠条件。用陈兆军的话说,这叫提高门槛,他很清楚,有了这次发布会之后,万宁肯定会成为众商家趋之若鹜的对象,门庭若市的情况那是自然的。这个时候不提高门槛,更待何时。

陈兆军设置信息通道屏障别人可以理解,但是设置投资通道的屏障就让不少人难以接受了,特别是他的搭档,市委书记杨荣松。

“小陈!你说,咱们这个政策,会不会惹出什么麻烦来?真的照这个办法实施,一般的企业可就进不来了!”杨荣松颇为担心地跟陈兆军商量着。

“杨书记!你放心,就跟咱们商量的没什么区别,我早就想好了!你想想看,我们有这么多优势的产业在这放着,这些产业需要有这么多配套的上下游。有一点可以肯定,来万宁搞上下游配套,对于商家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要有眼光的就不难看出,万宁的产品结构、产业链的形成是大势所趋。只有依托重点企业,这些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的日子才会更好过。除非这些人是傻瓜,他们就想做一年两年就不干了,否则的话,经济账谁都会算。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万宁市委市政府不把门槛抬高,不控制好上下游企业的规模。以后我们再管理起来,就会是一个烂摊子。到时候如果真的混乱起来,形成了规模,我们万宁就会成为千夫指。大家就会说,万宁的东西不可信,不可靠。我们现在这样做,就是为万宁市树立一个品牌,我们要让世人都知道,只要是我们万宁生产的东西,就是好东西,质量就是有保证的,它就是在同类产品中的顶尖产品。形成了这样一个规模和一个环境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优质企业和优质产品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入我们万宁。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严厉,一定要让它上档次。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只有这样,我们万宁市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品牌!”对此,陈兆军是很有信心的,他当然清楚,我国有许多城市就是因为招商引资的时候操之过急,导致良莠不齐,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指的就是这些对市场品牌形成巨大负面影响力的不良企业,在市场中形成的破坏性影响。以至于许多时候,大家谈虎变色,对城市的形象以及投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嗯!”杨荣松深以为意地点点头:“小陈!我说句老实话,我真担心。不过你放心吧,我支持你,你干吧!出了问题,我是市委书记,是万宁市的一把手,我扛着!”杨荣松是在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在下赌注,他清楚,如果事情确实向陈兆军所说的这样发展,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即便是因为陈兆军的这个决策形成了负面的影响,起码这个决定对于万宁市未来的发展是起到了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的,这毕竟是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许多事情也许不尽人意,但是起码自己是问心无愧了。他愿意为此承担一切的责任!

※※※

中南海,一号首长手中拿着一份由中共中央各位领导签阅的内参微笑着仔细阅读着。秘书站在旁边等候着首长的吩咐,做了那么多年首长秘书,他自然清楚首长在看完这些关于万宁这近段时间来发展形势的报告之后,肯定会说些什么。当然,具体的内容就不容臆测了,他只需要在首长发话后照做就行了。

“呵呵!这小子,还真玩出花样来了!”好不容易,首长在看了几遍后签阅完毕,合上了内参,哈哈笑着说道:“没想到啊!”感慨了一句之后,首长笑着点了点头:“看来,当初把万宁让这小子去打理这个决定还真不错,这么快就把万宁建设成这样不说,还雄心勃勃啊!哈哈!”

自言自语完后,首长终于面向了秘书,并说道:“嗯!让他搞,只要不出什么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路子上面需要探索的东西还很多,应该给年轻人一个闯荡的机会。我想,能把万宁搞起来,是他的本事,搞不起来,我们损失也不大。这么大一个中国,有一些在改革开放的路子上,有一定的损失,我们国家是承担得起的。你跟下面说一下,对于万宁的发展情况,只要没有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中央和地方尽量少干预!要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我很期待地想看看万宁在陈兆军的手上会变成什么样子。”说着,一号首长把签阅过的内参递给了秘书。

首长的话秘书当然仔细地记录了下来,接过内参后,秘书行了一个军礼,接着拿着内参以及首长讲话的记录迅速走了出去。他需要将首长的指示精神尽快传达到相关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