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戈尔手中接过那张脸盆大小的ld碟之后,陈兆军笑着问叶戈尔道:“我问你,你这个碟,里面有多少首歌?”
叶戈尔被问得莫名其妙,但还是兴致勃勃地回答道:“一般一张碟十几首歌!您问这个干嘛?”
陈兆军微微一笑,继续问道:“你说,如果将这个碟缩小成cd碟那么大,能放几首歌?”
“陈老大,您不是跟我开玩笑吧?别说cd碟那么大的碟能放不能放下两首完整的卡拉ok歌曲,就算能放下那又如何?也要有相应的播放设施才行啊!大佬陈!您别跟我说没有就造,我可……”叶戈尔话说到这,声音小了很多,接着又大声地问道:“你不会真想造吧?”
陈兆军微笑不答,反而问道:“首先,这个碟太大,占据了太多的空间!第二,这些碟里面的歌曲太少,更换频繁,也因为太大,更换起来太麻烦!第三,这些相关的设备都很贵,对扩大规模很有影响!叶戈尔,如果这些问题都能解决,比如,碟的大小缩小到cd碟大小,也同样甚至能够装更多卡拉ok歌曲,但碟的价格却是ld碟的十分之一以下。你觉得怎么样?”陈兆军想到了vcd,且不说vcd机的销售如何,光说vcd碟吧,现在这个时候一张ld碟四五百元一张,而一个包间的ld碟就要备好多张,这是开卡拉ok歌舞厅的大开销之一。如果能够解决成本问题,那扩大规模就简单多了。而且,专业的卡拉ok歌曲vcd碟都很专业,体积小了,歌曲多了,更换不频繁了,也是招徕客人的好方法。
“陈老大!真能解决?那真是太好了!”叶戈尔知道陈兆军不会信口雌黄,他知道陈兆军既然能够说出来,就肯定能够解决掉。
“唉!暂时还是问题,我也说过,我这个想法还很模糊!刚刚我就是想唱唱歌理清一下思路的,谁知道杨书记又跑来冤枉我,搞得我现在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了!”陈兆军苦恼地说道。确实,想法他是有的,但是毕竟vcd机在现在这个年代还没出现,他现在也只能说说而已。
听到这话之后,杨荣松冒汗了,他这会不知道该相信陈兆军好还是怀疑陈兆军好了,被憋得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叶戈尔听完之后,也是一脸不高兴地看向杨荣松,仿佛杨荣松是他敌人一样。
“呵呵!叶戈尔,你也不用这样瞅着杨书记,他也是为了我好!哦!对了!你们都出去吧,别让什么人吵到我,我要好好想想!我会尽快将这些变成现实的!”陈兆军见目的达到,而且自己又确实有一些东西需要思考,不想为太多的事而吵到了,便说了这么一句。
叶戈尔和杨荣松对视了一眼,见陈兆军还真的是紧锁眉头思考了起来,便都默默地站起身,走出了包房,并轻轻把门带上了。
包房中安静下来之后,陈兆军的脑子里回映起了自己能记住的,关于vcd的一切回忆来。
陈兆军知道,世界上第一台vcd机是中国人发明的,是凭借着eg(图像解压缩)技术而研制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只不过,vcd机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专利却不是中国人的,vcd标准由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生产厂商联合制定,属于数字光盘的白皮书标准。为此,陈兆军还曾经还遗憾不已。毕竟,在家电中,大到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小到电灯、电话等,这些可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电器,没有一件是中国人发明的。好不容易,vcd机由中国人搞出来了,还风靡了好多年,可以说是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生活,但专利却不是自己的,国人制造vcd机以及vcd碟甚至还要给日本人专利费。这里面,说起来可真是无尽的遗憾哪。
陈兆军也想过,是不是自己把这个东西搞出来,毕竟这种影响整整一代人的东西不能落到外人手里。但是这里面涉及的领域、技术和复杂程度都不是一个人能搞的。不过说起来,陈兆军只要投入心思去,都能干出来,只不过他现在当了市长,哪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精力去搞?况且这个东西又挣不了什么钱(相对而言),只不过是买个面子而已,何必那么吃力不讨好。最好还是将它丢回给vcd的真正发明人,最起码也算是还原历史,只要记得申请专利就行了。陈兆军相信,通过自己的提醒和启发,发明人对于vcd的开发肯定会事半功倍。而且,陈兆军觉得,此时vcd的技术应该成熟了。陈兆军记得,第一台vcd生产的时间应该是1992年,而现在已经是1991年年底了,前后不过是一年的时间,相应的技术肯定是有了,只不过是别人没想到而已。
只可惜,陈兆军一时间想不起发明vcd的人是谁了,他只知道这个人名字里头有一个万字或者有一个燕字。因为,在90年代中后期,第一家vcd生产公司,万燕公司在当时的名字可是非常地响亮。陈兆军只知道,这个万燕公司是取了公司两位创始人名字中的一个字,而且其中一个人就是vcd的发明者。
独自在包间里想了好久,陈兆军还是没有想出这个发明人是谁来。他此时甚至有种把vcd拿来自己开发的想法了,他真不想在自己知道的情况下,还让这个遗憾重演一次。毕竟,申请专利这东西说快不慢,陈兆军是可以在万燕公司成立的时候立马去提醒他,但且不说别人听不听你的,就算真听了,也未必比得上别人申请专利的速度。
“小陈!你到底在想什么?”不知道怎么地,杨荣松突然又闯了进来,走到陈兆军身边,严肃地说道:“你要清楚你的身份,也要搞清楚影响!现在毕竟是上班时间!你说你,为了躲一个记者,跑这来唱歌,还倒打我一耙……”杨荣松这次的话还是没说下去,就被陈兆军打断了。
“记者?”听到杨荣松提到“记者”二字的时候,陈兆军灵机一动,顿时开窍了:“对呀!既然找不到他,我不能让他来找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