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页

南谅州城比李庆成的北谅州要大得多,城墙高几近三丈,四处城门,南北都有瓮城,东西则是小城门。惟有城外是平地,也一样没有护城河。

这种边疆地方,人力宝贵,比不得中原江南人口稠密的地区,城池可以不惜工本。南谅州城造这样,在这一带已经是一等一的大城了。

徐平看了,对张荣道:“这城不大,攻下来倒是不难,惟有四周的军寨是隐患,必须尽快除去。对了,城中现在有多少兵马?”

“禀官人,这次甲峒把能拿刀枪的都征召入军,据说有八千多人。不过分散在城外的大多都是老弱,不堪战斗,惟有城中的四五千人是丁壮。”

徐平听了愣了一下,问道:“甲家把能战的人都留在城里?”

张荣恭声答道:“不错,所以我和韩指挥使清理外围才这么容易。”

“甲家的人脑子都被驴踢了?把能战之兵留在城里,是想跟我们打巷战吗?”徐平看着山下的州城,边笑边骂,“守城最忌死守!城池不在高,不在险,想守住必须要有战的能力,敢战的勇气!缩在城里不敢出来,这仗甲家已经是输定了,现在只要想着我们怎么少损失点人把城攻下来。”

第154章 攻城(中)

到了徐平的这个年代,中国已经打了几千年仗,守城攻城积累了无数的经验,尤其是攻城方,各种手段花样百出,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再像一千年前那样凭着坚城死守早已不合时宜,守城的第一要素早已不是坚固,而是能够方便城内的军队出城骚扰。不能攻,则不能守,已经是铁则。

甲峒把精兵屯于城内,就相于把自己能打的双手绑起来,这仗还哪里有得打?更何况眼前这小小城池远远称不上坚城,更不要说徐平手里还有火药。

张荣看徐平的脸色,小声问道:“官人的意思是——”

“围三阙一,给城里把退向升龙府的路留出来!明天凌晨,三面强攻!”

张荣犹豫道:“可城里都是本地土兵,家在这里,未必就会逃啊。”

“逃不逃在他们了,要打巷战也不怕。不过,当城被攻破的时候,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够有勇气坚持打下去。只要有人带头跑,大多数人就跟着跑了。就算真有想死战到底的,也会被裹胁着跑,人一多就由不得哪个人了!”

“官人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们就让他们这样逃了?”

徐平笑道:“怎么能放跑了他们?回过头来又是我们的麻烦。传令给韩道成,谷口左右各一千骑兵,追杀就是,总比在城里打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