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形势,就像一个后生听说一位绝世美女,本来只想远远看一眼,便也就心满意足了。结果到了门前,却发现大姑娘脱得一丝不挂,躺在床上百般诱惑,临时起意,上了也就上了。
这种事情没有经过深谋远虑,必须小心行事。如果全凭一时冲动,自己拿捏不住,意外出现的机会就有可能成为陷阱,好事变成坏事。
既然同意了桑怿等人的想法,要乘此意料之外的机会,到升龙府里转一圈,徐平便必须把事情想得周全。用什么方法,怎么打,怎么退,到时如何收拾残局,都是他要想清楚的。
桑怿等人到底是武将,不用考虑全局,徐平却不能如此冲动行事。他既要充分把握住这次机会,又要保证后续在掌控之中,便不能鲁莽。
第202章 兵临城下
李佛玛坐在王位上,面色平静,没有说话,静静听着李仁义诉说着谅州之战的情形,以及徐平如何对自己说的,为什么放自己回来。
到了最后,李仁义道:“宋军主帅徐平,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后生,凭了天大的侥幸才有现在这局面。依小的想来,他在我面前诸多做作,想来是要离间我们君臣,坐收渔利。”
李佛玛既不愤怒,也不欣喜,只是平静地看着李仁义,示意他说下去。
李仁义只觉得头皮发麻,李佛玛这个人,心机深沉,喜怒不形于色。两人相处这么多年,李仁义深深知道,现在他的这种表情,就是已经对自己起了疑心,不复从前那样无条件地信任。事后自己可能什么事情都没有,也可能就此被打入深渊,没人能够猜透这位帝王的心思。
当年继位的时候,发生“三王之乱”,李佛玛诸般做作,不但成功登上王位,还赢得仁义美名,迅速把其他兄弟都看管起来。不是早有安排,哪里能够那样干净利落?可偏偏别人眼里的李佛玛重情重义,仁厚无比。
李仁义硬着头皮接着说道:“依小的想来,宋军把我们这些放回来,必是存了异样心思,想升龙府里内讧,他们再行侥幸之事。”
“哦,那你说,宋军会不会来攻升龙府?”
李仁义小心答道:“我小的看来,宋军不会立即撤军,但也不敢过富良江,当会在对岸看我们城里的动静。”
李佛玛对李仁义笑了笑:“为什么这么说?我交趾的数万大军都被宋军打掉了,现在城里不过五千兵丁,他们怎么不乘势攻城?”
“升龙府城坚池深,不是边疆小城可比,宋军一两万人,怎么能够攻破此等大城?一旦顿于坚城之下,我们交趾其他地方的军队及时勤王,那时宋军就要面对我们内外夹攻,攻守易势了!”
李佛玛开怀笑道:“说得好,宋军攻城,倒是给了我们反败为胜的机会。说得好,看来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不用理会那些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