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页

需要用车运棉花的主要是两个地段,一是从汝州到河南府,再一个是经垭口从方城到叶县。其他地段主要还是依赖水运,山南边靠白河、泌水,山北边则是走汝水,这个年代水运便利而且成本低廉。徐平把纺织中心放在洛阳,也是因为这里临洛河,水运方便。

棉花采收之后虽然经过了轧制、打包,依然需要庞大的运力。仅仅是这两段百里左右的陆路,就消耗了今年洛阳新场务制的大部分车子,而且还要一两个月日夜不停。

偌大的棉包,一辆车也就能运一千斤,这第一次运过来的,不过十万斤左右。而按棉花亩产百斤,一百万亩就是一亿斤,这真的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开头而已。这还只是算的皮棉,若是把将来制作棉衣的籽棉算进去,又多出来几千万斤。

这是随着徐平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新棉种,不是这个年代的原始棉花可比,亩产百斤还是可以达到的。如果精耕细作,更高的产量也不是不可能。

营田务今年仅仅靠着棉花,就有过千万贯的收入。若是再加上籽棉和棉籽油这些副产品,王拱辰可是露了大脸。不仅仅是政绩,他实际上还掌握了能够影响半壁江山市场行情的粮和油,京西路周边的各路,后边会知道这些粮油投放到市场上影响会多么巨大。

第117章 意外之喜

连续几个时辰,唐老儿的嘴巴就没有合上,在酒楼外面转来转去,见到人就拉着打招呼。从祖上三代问到儿孙嫁娶,比官员的告身上写得还详细。

唐家的酒楼前,挤满了运棉花进京的赶车人,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位子,手里捧着个大碗,蹲在地上,另一只手不时端起小酒碗来喝一口。

这几个月来唐老儿不断招揽进京运货的赶车人,这时终于得到了回报。虽然这次来的大车绝大数的赶车人从来没来过洛阳,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那几个唐老儿的熟客带着,他们还是选择了这里。一是这里的酒肉合适,而对面的酒楼只看门前彩楼下坐着的花枝招展的女妓,就知道不是做穷人生意的。

龙门镇一半的生意人也聚集到这里来,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喝酒吃肉的客人,一边紧紧盯着唐老儿,一刻都不敢让他在自己的眼里消失。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唐家酒楼哪里能够备得下这么多酒菜?今天这些赶车人吃的喝的,都是唐老儿满镇去赊来的,客人走了才会清账。数额如此之大,赊肉菜给唐老儿的人家也不放心,主人都亲自过来看着,生怕出一点意外。

唐老儿在人群里转来转去,不住地对吃饭的客人笑着点头:“吃好喝好,以后常来!”

最早在唐老儿这里用过酒肉的汉子笑道:“主人家今天好买卖!”

“好,好!你们也好买卖啊!我听说自今以后要连着运一两个月不停歇?”

汉子把手里空了的碗交给走过来的小厮,抹了抹嘴道:“是啊,老丈你是不知道,现在汝州的汝河码头那里,棉花堆得跟山一样,这次才运了多少!听说营田务那里还在招集人手,要日夜不停歇地向这里运呢!我听官家的人说,最少要运到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