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页

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国内暴动不断,不知多少国王被送上断台头,多少封建领主被砍了脑代。与其说是体现的否定之否定的阶级革命,不如说是从家天下的封建制走向私天下或者公天下的大一统。这个过程,类比的应该是中国从战国封建走向大一统的过程。

中国历史,实际上没有奴隶社会变成封建社会造成的大动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完成的。而且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国家的特质并不突出。

在思想和政治上,中国在中唐至北宋中期这个历史阶段,已经具备了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新旧两党已经具有了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因为新旧两党党争,随之而来的君权加强,是因为中国的历史传统,要求在阶级斗争,皇帝要独立出来,不被掌控,以确保整个政权的调和性质。

欧阳修的疑惑,就是在他朋党论的思想中,已经有了两党制和多党制的觉悟,却被徐平一脚踢进了一党执政中。

第22章 大秦国故事

酒菜上桌,欧阳修看见吴育和吴充兄弟过来,忙起身道:“春卿、冲卿,来,我们一起坐。许久不见,说些闲话!”

吴育带着弟弟过来拱手:“如此,便就叨扰了。”

众人落座,欧阳修把小厮唤来,又叫了两个菜,吩咐速速上来。

吴育看着桌上两个夹杂着肉的碧绿炒菜,忍不住摇了摇头:“你们二人好大手笔!”

欧阳修夹了一口道:“无妨,今日我们吃君谟的请,哪日得了大注钱财,回请就是。”

几个人一起笑着摇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得到大注钱财。蔡襄出身大族,又写得一手好字,家底厚,又有外财,一起出来大多是他付钱。

饮了两巡酒,欧阳修问吴育:“徐相公前几日天章阁奏对,今日榜于朝堂。我们一起看了,着实觉得过于庞杂。当日是春卿所记,说说到底是如何个样子,为我等解惑。”

吴育淡淡地道:“史官岂可漏事于外?永叔,你这话问得不妥。”

欧阳修忙道:“我非问徐相公何奏对,只是欲春卿解其中疑难而已。你与徐相公同榜进士,在侧记事,就没有问一问一些疑惑之处?”

吴育想了想,点点头道:“那是有的。”

“如此就好!”欧阳修连连拱手。“拜相问政,古已有之。但如徐相公这般,从国之根本条列朝政者,实不多见。相公虽年少,行事一向稳重,似不该如此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