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页

观澜书院本来就是以后世军校的模式来管理儒生,唐奕又怎么会没想过用军校模式来管理武将呢?

这种军校模式,说白了,就是洗脑,处处都体现着服从,方方面面都灌输着忠君爱国,用来训练武将,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事情往往都有他的多面性,观澜模式当然好,可是在大宋,即使在文人里面玩得通,在武将中间也是寸步难行。

还是因为,大宋的武将是举荐制,根本不需要军校这个上升通道。

可是,一旦废除了举荐制,转由武举、武校培养,好处自然多多。将领们一下从某一系的将,变成了皇帝、朝廷的将,确实对指挥、管理有着无尽的好处。

但是,这么一来,将门失去了血液来源,必将轰然而倒了。

倒不是说唐奕偏向将门,觉得将门有存在的必要性,而是这其中的后果,谁也承受不起。

还是那句话:大宋的国际环境不允许军队出乱子,乱不起!

一下把将门的墙角给挖倒了,人家能干吗?不乱才怪。

“观澜的模式固然好,可怎么让将门接受?就算是曹、潘这种与我同坐一条船的,也不可能眼看着我把他们挖空。”

萧巧哥顿了一下,试探道:“唐哥哥是不是想多了?好像,没那么复杂。”

第412章 管的太多了

真要做一件事,不能光看它行不行得通,想落到实处,却是方方面面都要考虑的。

大宋的士大夫们,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难道就不知道,军制所限,国之大弊?厚财养兵,然兵不能战?

当然是知道。可是,没人敢碰,也没人碰得了。

一旦军队乱了,都不用国内反叛,大辽第一个就动了,紧随其后就是西夏,现实往往不允许你理想化的干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