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
庆历八年的大水,余波一直到现在也没平息。黄河改道之后,拖了六七年也依然没有修整。
按说,修河是造福百姓的大事,关系到京东一直到黄河入海口近百州县的民生福祉,唐奕不应该拦着。可问题是,文彦博和富弼在这事儿上脑袋缺根筋,认准了六塔河那套方案。
没错,就是前几年让唐奕拦下来的那套方案,以六塔河水道引大河之水东去。
唐奕很清楚,六塔河承载不了黄河天水,肯定是要修而复决的。
可是,文、富二人不相信,坚持要修六塔河。唐奕不出钱,那他们就自己从朝廷财政里挤钱,反正是铁了心要修六塔河。已经攒了好几年,也快攒差不多了。
那么,唐奕既然不同意六塔河,也知道黄河治理迫在眉睫,他为什么不自己出一套方案呢?
真不是他不想出,而是他没那个能力。
六塔河为什么会复决?原因在哪?他很清楚,作为一个理科生测量、造图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
那可是黄河啊!唐奕本事再大,也只存在于理论。况且,水利并非他的专业,真的让他去治理黄河,他自认没那个本事。
而且,北宋时期的水利技术,也达不到永绝后患的水平。
他不是不想修,而是修不了,至少现在是真修不了。他在等……
等沈括,
沈括主持通济渠疏通,那不但是联通南北的大工程,而且于大宋来说,也是一次万载难逢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宝贵经验。
唐奕让沈括盯在工地上好几年,说实话,有点委屈了这位大科学家,沈括之才不只是一条通济渠。
但是,换成别人,唐奕不放心,只有沈括才能把修通济渠所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都整合到一块,从而积累下宝贵的经验,等时机成熟之时用到治理黄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