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张嘴要说道说道,话到喉头,又咽了回去。
“没事儿,就是担心书院诸生的举业。”
这事儿解释不通,除非两个可能。
一是,大郎与官家早就有沟通,知道今年会改元;
二是,那小子能掐会算,未卜先知?
不论是哪点都不能乱说,特别是第二条。大郎是要走入朝堂的,万不可与这些精怪玄学掺合到一块儿,于名声无益!
……
从九月中旬开始,全宋的解试举子逐渐向开封聚拢,一些离开封较近的州府贡生,甚至已经到了京城。
自此,开封也近入到了第四年最热闹、最繁荣的大比时间。
贡生们之所以来得这么早,那是因为每到大比之年,开封必是人满为患,来晚了,连住的地方都难找。
况且,距离会试最后这三四个月,中原精才尽聚京师,正是相互切磋、互补互进的好时机。
与往年不同,从前最受贡生欢迎的状元楼、魁星楼、文昌楼等客栈、酒楼,今年生意却是比往年差上很多。
各家掌柜尤在纳闷儿,怎么街面儿上人多了,可投店的却日见稀少呢?
一连观察了几天才知道,原来,进京的贡生基本上都是先到开封城里转了个圈,得知开封解榜的情况之后,头也不回地都跑回山去了。
对此,诸位掌柜、店家也只得报以苦笑,守着观澜这个文教圣地,回山的客店、酒楼倒是占了大便宜了。
没办法,谁让观澜那帮“土匪”考得太过逆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