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大姑娘都想找个鱼市里的小老板。
二龙山的姑娘们腰杆子又挺起来了。
二龙山鱼市在周边县市有了响当当的名号。
鱼贩子都往这跑。
不仅这里的鱼新鲜,主要还是交通方便。
有火车啊。
装上两桶鱼,扁担一挑就能上火车。
这样的条件能不吸引人吗?
张全会拉着卢昌华直伸大拇指!
“高,实在是高!”
张全会对卢昌华是真服气。
以前,他之所以找卢昌华,是因为卢总的名气和传说。
现在,他算是服了。
自己在水库干了这么多年,这关系一直没有理顺。
偷盗现象一直存在,他也是束手无策。
可是,卢昌华接手水库才几个月啊?
人家把鱼市一开,一切都迎刃而解。
既支持的地方经济建设,也理顺了与当地的关系。
“没有,没有,表舅,我就把堵变成疏而已。”
“堵变成疏。这话说的精辟啊。”
张全会点着头说道:“这就说明,你的管理能力比我强啊!”
两人相互吹捧了一阵。
卢昌华这才了解到,自从水库承包之后,那些关系户都陆陆续续的调走了。
门口的门卫大爷也回家养老去了。
水库没了收入来源,那些招待费办公费也不来报销了。
老张也清净了。
他每天就像养老一样,来办公室转上一圈,就直接回家了。
他就等着到点退休了。
“表舅啊,你要的没事干,就来水库,你帮着我管理管理。你也知道,我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呢,在水库这边也不能长待。”
“那,好吗?”
“有啥不好的?支持水库建设嘛。”
“我这边按照企业工资,给你另开一份工资。你就每天露露面就行。”
“既然外甥信得过我,那我就干了。”
从此之后,张全会每天先去办公室转上一圈,然后骑着自行车去了水库。
在水库一待就是大半天,下午四点来钟才晃晃悠悠的下班回家了。
水库有了张全会管着,卢昌华也放心不少。
他就能抽身去忙乎其他事了。
家里的养老院已经竣工了。
一趟红砖房,坐北朝南。
还修了一个大院子。
这趟砖房不仅有住人的屋子,还有娱乐室。
里面不仅有电视,还能打麻将。
一竣工,王瑶就带着爸妈和中海大爷一起来看房子了。
王德海在五月份就回来了。
当时房子还没建好,他就在北宁待着。
王瑶也去看望了他几次。
现在房子竣工了,他来看看也正常。
“大爷,这几年辛苦了,搬这来住吧,大家还能相互有个照应。”
“那感情好啊!”
王德海看着新房心里一阵激动。
以前在城里住,是真孤独啊。
离自家兄弟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