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页

其实,他那里知道,港台片中那种动不动就枪战的场面,还真就是导演yy出来的,如果真像片子中演的那样,黑社会成员人手一把枪,走哪里都别在裤腰带上,看谁不顺眼拔出来就给一梭子子弹,那只怕香港现在早就成一座空城了。

这么不安全的地方谁敢住啊,真当港督和警察都是吃素的。

其实,香港的黑社会大多也都是由内地传过去的,据传洪门创始人陈近南与清兵战死惠州一带,其传人天佑洪英继续领导组织,由于不容与满清政府,反清复明又不见成效,最后沦为黑帮组织。

但香港本地的黑社会组织与内地的洪门有所不同的是,首先他们虽然仍排位尊皇(当然是所谓大明正宗了),但他们与内地的帮会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大多数帮会其实起始只是类似商会的小手工业协会或者码头工人的同乡团体。

直到宣统年间,一位洪门的香主黑骨仁来到香港,联系各个帮派,建议用洪门的牌子来组织徒众,以扩大影响,并减少彼此的争斗,这才开香堂,烧黄纸,斩白鸡,正式开了洪门大会。

香港的黑社会自产生后发展极其迅速,第一个发展时期是五卅惨案后省港大罢工致使香港的经济萧条,治安混乱,黑社会乘机大肆发展,大发其财,第二个时期是整个三十年代,由于黑社会尚讲义气,加上警匪开始勾结,黑社会的发展稳定而迅猛,还有就是解放战争后,国民党留在香港的残余势力,由于有后台支持,武器充足,其发展之势颇凶,但随着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帮派也都改变形象,有些帮派的政治目的也已经抛到脑后,唯一的目标就是赚钱。

甚至于,有些帮会对外也不再叫帮派,而是自称社团。

九四年前后,香港的正式黑社会成员大约有二三十万,而非正式的更是有四五十万,他们仍从事着传统的黄毒赌生意,当然许多大佬级的人物都纷纷转做正行,不便抛头露面了。

香港是一个“警察城市”,警察比例为全球众多城市之中最高的。

为了便于维护地区治安,香港警务处在全港设置了6个警察总区,其中5个为陆上总区,1个为水上总区,总区之下,又划分了23个警区(其中陆上20个,水上3个)和54个分区或警署。

香港警队的人员分为3种编制类别:纪律人员(警察)、文职人员、辅助警察。

1995年警务处共有各类纪律人员27551名、文职人员6113名,辅警编制5721人,亦按纪律人员管理,其中在警察总部服务的纪律人员有8487人,文职人员有2446人,分别占30%和40%,其比重远大于内地公安机关。

从以上数字的对比可以看得出来,香港全部警察加在一起也不过5万人,而黑社会成员就有三四十时万之众,如果这么多黑社会成员都有枪的话,那不要说普通的民众,就算香港警察只怕也够受的了。

在香港,枪支管理也是很严格的,虽然一些帮派大佬、甚至于一些大富人家,手里也不是绝对就没有枪,但也不会如电影中多描述的那样,街头随便一个小混子喝茶与人发生口角就会拔枪相向。

所以,三头蛟并不像是杨小年所想的那么善良,挨了打不掏枪是因为他没有枪。

由于香港地少人多,经济发达,一个很小的地盘,甚至是一个娱乐场所,比如歌厅、酒吧之类的场子,都是各帮派争抢的目标,各帮派的势力范围也不固定,经常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很难按地块区分开来,帮派也是多的数不过来,从几十人到几万人不等,目前香港拥有上万正式成员的帮派有三个,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以李秃子为龙头老大的“三义社”现有成员逾十万人,不过该黑帮却管理松散,分组派系(俗称堆份)众多,各堆份亦各自为政,更经常因争夺利益内讧,自己人打自己人,由于不团结的关系,不少地盘已经被“和盛堂”,和“青联帮”等另两大帮派吞并,只是空有人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