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保证这篇论文完全是你们自己写了?”老周非常不满的问。

“对呀!”我们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

“嗯?”老周觉得奇怪,看着孙董说,“孙晓芸,你是老队员,你应该知道在比赛中抄袭别人后果的严重性!”

孙董依旧是一脸迷惑,说:“周老师,我知道在数模比赛中抄袭的严重性呀,但是这个模型的确是我们自己做的,没有抄袭别人的!”

老周看见孙董也是继续负隅顽抗,我们三人都不承认有抄袭别人的论文,有点恼羞成怒了,说,“老杨,把那篇论文给他们看!”

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老杨将会拿出一篇什么论文,难道是其他组的建模论文和我们的一模一样,但这样也不能证明是我们抄袭的呀,况且能想出来用分布式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数模队也没几个人。

老杨从一叠资料里面抽出一篇论文给我们,我仔细看了一下。原来老周和老杨是全国某数模杂志的评审,前几天刚收到一篇论文来自某高校数学系的一位博士的论文投稿,是就去年全国数模比赛的题目提出了一个建模方案。

该博士提的建模思路和方案跟我们的方案惊人的如出一辙,最后该博士同样也遇到了我们碰到的难题,所不同的是,博士用了一台带十六个cu的ib小型机完成了那个关键运算,而我们却是拼凑了六十台c机。

博士最后得到一个结论,这个题目在三天时间,用两三几台c机根本就无法得到最优解。

我们三个大概浏览了博士这篇论文,忧喜参半。高兴的是证明了我们的建模是正确的,忧的是如何跟老周老杨解释我们的计算方法,毕竟现在使用的分布式计算的方法在正式比赛中能不能用,还是一个未知数。

“周老师,你给我们的这篇论文既然是别人的投稿,肯定就还没发表过,没发表过的论文我们自然没有见过,况且我们所有人都不认识那个博士,怎么可能抄袭呢?”我振振有词的说。

老周和老杨听了,觉得也有点道理,但是博士在论文中已经提到了,用那种方式来建模在三天时间内用几台c根本算不出来,我们又是怎么能算出来的呢?

“那个博士用配置这么高的小型机也运算了三个小时才得到结果,你们就只有三台c机器,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老周问。

我们三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这事很难给老周老杨解释。

老周看见我们的表情比较诡异,觉得这其中肯定还是有什么猫腻,威胁我们说,“你们最好照实说,否则取消你们参加比赛的资格!”

孙董推了推我,小声说,“你就说吧!”,杨婷也点了点头表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