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逸风的办公室出来,柳大富一脸喜色,自然是因为邀请到了领导而高兴。
同时,这次建恩县走到了各区县的前面,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政绩,至少可以赢得李逸风的认可。
能够得到市委组织部长的认可,这对一个副处级干部来说,是非常有作用的。
在门口,柳大富和李南笑眯眯地聊了几句,这才离去。
在李南进去收拾的时候,李逸风便告诉李南,让他记得提醒政绩下周二去建恩县参加他们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同时让李南写一篇讲话稿给他。
跟着李逸风也有这么久了,李南却是知道,即使自己给他写了讲话稿,很多时候,李逸风并没有完全按照讲话稿来讲,只是大体按照讲话稿的内容讲,中间加入了许多临场发挥的东西。
李南感觉到,李逸风是一个思维非常敏捷的人,其实换做一般人,也不可能搞出公开选拔这样的事情来。
这个事情,在省委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省委组织部决定在全省推广开以后,省里面已经有多位大佬表示了关注。
当然,这个事情也不完全是一片称赞之声,也还是有些杂音的。
李南也大致知道,前几次的公开选拔干部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落选的人,就有人很不满,认为这种所谓的公开选拔,其实也只是一种形式,换汤不换药,特别是最后一关面试以后,竟然还要搞两个考察人选,这岂不是就是为了人为地操作干部任免留下口子。
可以说,李南是一直都参与了干部公选的过程中的,对这个过程十分地了解,据李南了解,至少这个选拔过程还算是公正的,至少比以前来说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进。
当然,也有不完善的地方,这是避免不了的。任何一个新鲜事物,都不可能完美。其实就算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政策和方案,也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地步,就算是完美的东西,在人为的执行过程之中,也是会出现的偏差的。
但是就算是不完美,至少相对来说,是有进步的,那边可取。
对于李逸风大力推进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李南就觉得相对来说比以前完全靠领导们决定一个干部的任免,要先进了许多。
李南一边思考着,一边构思着李逸风下周要用的讲话稿。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李南对写作这种讲话稿,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写起来要比以前得心应手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