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件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和唱片公司合作受阻后,肖恩并没有放弃发行单曲的想法,反正自己花点钱录制一首歌也不是难事。但问题在于,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什么适合的好歌,所以他暂时还是无所事事,于是在咖啡馆里遇到了两个老头子,亨利·比恩和马克·雅各布森。
那天下午他和盖伦、桑德斯在咖啡馆吃点心并聊天,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还在纽约东村先锋剧场的午夜上演着的《死亡幻觉》上面。虽然这部电影只上映了四周就下线,但成本终究还是收回来了,而且录像带和dvd一直买不错,口碑依然相当好,死忠比以前更多了。
“独立电影终究是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一环,所以就算电影公司可能亏多盈少,独立电影依然生生不息。”肖恩说到后面如此评价道。
“他到底想说什么?”桑德斯转头问盖伦。
“他的意思是,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依然会投资独立电影,依然会在独立电影中饰演角色。”盖伦摊开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你。”肖恩当即哈哈笑着来了段中文。
“又来了。”听不懂的两人双双翻了个白眼。
然后,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抱歉,打扰一下,请问是唐先生吗?”
那是邻桌的一个老头子,看起来五十多岁,蓄着胡子,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还有一个带着眼镜,有点像比利·鲍勃·松顿,斯斯文文的很有气质。
“是的,我是,请问有什么事吗?”肖恩随即好奇的问。
“我叫马克,马克·雅各布森,那位是我的朋友亨利·比恩,”对方介绍的说道,“我们一个是编剧,一个是导演,有几部还不错的作品,现在正好在讨论一部独立电影的剧本,也许你可以给我们些意见?”
“为什么找我呢?”肖恩有些惊奇。
“因为你之前的那些话。”雅各布森微笑着说道。
“而且我们听说你的眼光很好。”比恩随即补充了句。
这句话本能的让肖恩觉察到了点什么,但又说不出具体的东西,所以还是邀请他们过来一起坐坐。之后就是围绕他们手中的剧本谈了起来,这是个有点意思的剧本,这个名叫《信徒》的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
据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纽约有个著名的新纳粹党分子叫丹尼尔·伯恩斯,非常敌视犹太人,经常在公开场合宣扬种族主义,并攻击那些犹太人。直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发现他其实也是一个犹太人,于是新闻刊登出来,在自己的身份被公之于众后,伯恩斯就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