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却急速的起了身,穿起鞋袜来。
面对张浩天这样莫名其妙的举动,戚静茹忍不住道:“天哥,你怎么了,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啊?”
张浩天此时已经忽然有了一个破解s市万洪帮劣势的办法,急切地想找人商量,也不便给她说清。只是站起身。在她的脸上又亲了一下道:“这事非常重要,静茹。总之是要谢谢你,改天我请你单独吃饭再告诉你好了。”
讲了这话之后,他已经拉开了门,匆匆的走了出去,屋子里只留下了还在一脸错愕的戚静茹,不知道自己到底说了什么能够让他谢谢的话。
走出屋子,张浩天立刻打通了于光中的电话,让到自己的总经理办公室来,对于智谋方面的问题,在s市里,与于光中商量应该是最好。
到了办公室,半个小时之后,于光中就匆匆赶到了,完全不知道张浩天这么急叫自己来是什么事。
和于光中一起到沙发上并排坐下,张浩天第一句话就是:“于大哥,我今天吃了一个桃子,又甜又香的桃子,味道真是好极了。”
没想到张浩天急着招自己前来竟然是说吃桃子地事,于光中也是好生的诧异,但转念一想张浩天绝对不是乱开玩笑的人,便道:“哦,难道这个桃子还有特别之处。”
张浩天哈哈一笑道:“不是这个桃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桃子的故事有特别之处,于大哥,你学识渊博,记不记得桃子有一个很著名的典故,是在春秋战国之时发生的。”
于光中大脑中只微微地一思索,就冲口说道:“一桃杀三士。”
张浩天立刻点了点头道:“不错,就是一桃杀三士,这个故事的具体内容,于大哥,你还记得吗?”
于光中“嗯”了一声道:“我高中的时候特别爱看春秋战国诸侯争雄的故事,当然记得一桃杀三士这一段,说的是齐景公朝有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杰,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这三个人个个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恃功自傲。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宗族,相国晏婴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他们,然而景公爱惜勇士,没有表态。”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道:“后来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子就说园中桃子已经熟了。去摘了六个桃子,先拿两个献给鲁昭公和齐景公吃了,跟着自己与另一名重臣吃了。等到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就请齐景公传令群臣表功,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
见到于光中对历史甚熟,张浩天也微微点头,听着他接着道:“齐景公立刻同意了,于是传令下去。话音刚落,公孙杰率先走了过来,拍着胸膛说他有一次随国君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自己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应该吃这个桃。晏婴便将桃给了他。而古冶子见状,就大声说公孙杰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说他当年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地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自己跳进汹涌地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地性命。像这样的功劳,更应该吃桃。于是晏婴把剩下地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又停了一停,于光中继续道:“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吼。说他当年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五千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而晏婴就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桃子熟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而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样地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竟挥剑自刎了。公孙杰大惊,也拔出剑来说,‘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跟着自杀了。最后古冶子沉不住气,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人已死,我如何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这一个桃子,竟然杀死了功高势大的齐国三杰,实在全亏晏子之谋,所以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
听着于光中讲完,张浩天拍了拍掌笑道:“于大哥果然是博学多才,记忆惊人,把这个故事讲得如此详细,真是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