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页

残明[校对版] 半渡 1343 字 2022-10-22

“好吧,既然老婆大人发话,小生当然遵命,明天到了湘阴,我就备上一份谢礼,请梨洲先生给宝儿起个好名字。”

……

湘阴县位于岳州府西南,距离长沙一百二十里,也就是六十公里,南滨洞庭湖,北扼湘资二江,是湖南最重要的水运枢纽之一。

楚军的水师基地设在这里,进可北出洞庭湖,沿长江向清军发起进攻,退可顺湘江和资江撤往湘南或者湘西南,进退自如,攻守如意。

经过半年来的不断扩编,楚军已经建成了一支五千多人的水师,其中水兵水手两千余人,其他则是后勤养护人员。

叶靖海和施琅一正一副,担任水师的主官,在他们的严格要求下,水师的训练一直抓得很紧。

汪克凡到来之后,视察了水师的训练和生活,并且观摩了一场实弹演习,结果基本满意。水师基地的建设初具规模,炮台、船坞、仓库、兵营……各种设施应有尽有,有些还在继续扩建之中。水师官兵的精神面貌也不错,士气高昂,训练有素,已经是一支精锐的正规军了。

唯一的问题是,水师的战船还是太少,尤其缺乏火炮。

第一一一章 问题和解决方法

还在井冈山修械所时期,楚军就有了制造火炮的能力,仿制的弗朗机新式火炮射程远,威力大,射速快,在实战中深受好评。

湖广会战后,修械所大部迁往衡阳,扩建成为衡阳兵工厂,采购和制造了一批相对先进的生产设备,人员规模比原来扩大了两倍,生产能力也连翻了两个跟头,在生产形式上,已经有了近代工厂的雏形……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大明朝从未有过的,不但在外人看来极其恐怖,就是方正铮这个直接主管也恍然不敢相信。

汪克凡却觉得很平常,或者说,还差得远呢。

衡阳兵工厂的起点低,底子薄,开始阶段的发展速度肯定比较快,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的限制,衡阳兵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领先时代的生产技术,没有先进的机器设备,就无法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无法从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

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衡阳兵工厂的生产技术都不会有质的突破,更接近一座超大型的手工工场,而不是以机器生产为主的近代工厂。

要走的路还很长,而且充满坎坷。

但那是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