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下子,他和金声桓就彻底闹翻了,不但带着赣军返回赣州,还切断了赣江航线,不许任何去南昌的船只经过。
第三个消息,是从北方传来的,清军攻入山西后,连克娘子关、雁门关等要隘,已经包围了大同。
这个年代,除了楚军以外,攻城战没有特殊的手段,碰到坚固的城池只能长期围困,一围最少几个月,只要城里的粮食够吃,没有内奸叛乱,围上一两年都不奇怪。但是没有外援的话,陷入包围的大同早晚是死路一条。
除此之外,这份情报里还有一个不太确定的消息。
据说多尔衮已经知道了南昌会战的内幕,谭泰是谎报军功,清军其实是战败了,多尔衮有意分兵南下,再派一支人马支援江西。
时间不多了!清军包围大同后,下一步就要平定山西全境,把其他地方的抗清义师消灭后,只剩大同一座孤城,就可以腾出手来,分兵南下。
第一二二章 明抢
桂林城外,漓江码头,清晨。
自从隆武帝来到桂林,这座城市就变成了大明帝国的中心,连带着码头也比早年间忙碌了许多。
冬天的早晨,天色刚刚放亮,城里的街道还冷冷清清,码头上就挤满了人,做工的苦力,贩运货物的商人,等待乘船的旅客,维护治安的捕快……各色人等不一而足,还有一队刚刚下船的士兵,身上的铠甲和手里的刀枪无不在提醒旁人,大明帝国正处在战争中。
江心中,又有一条夜航船挂起红灯,转向朝岸边驶来,靠岸后搭上跳板,旅客开始下船。
“这是谁来了?好大的气派!”
附近的一片码头已经清场,捕快衙役围出一片空地,接船的人被赶到旁边,他们本来很是不满,看到换上来的竟然是一大群官员,站在岸边肃立迎候的样子,才知道来了大人物。
船上最先出来的,是一个精壮的中年汉子,步伐沉稳,身穿劲装,腰间挎着一柄单刀,看他举手投足身负武功的样子,似乎是大户人家的护卫家将一类的人物。他在跳板上走了个来回,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招手引出一顶软搭抬椅,上面坐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由两个轿夫前后抬着,晃晃悠悠走过跳板,踏上码头。
“快看,杨尚书和陈大学士都给他打弓呢!”
眼尖的已经发现,接船的这群官员都是大官,为首竟然是杨廷麟和陈子壮,两位内阁大学士都如此恭敬,这个老者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