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页

残明[校对版] 半渡 1766 字 2022-10-22

暗地里,楚勋才是最大的赢家。

第一三三章 连吃带拿不客气

二月初,汪克凡离开桂林之前,桂林城里这场一波三折的巨大风波终于接近尾声。

汪克凡回到桂林短短十天,朝廷里就发生了好几件大事,一个接一个的巨大震撼,烧灼着大家本已趋于麻木的神经,当初那场暗流涌动并且惊心动魄的流产政变,现在看起来却如同儿戏般一厢情愿,皇帝和军阀结成联盟后,文官和勋贵阻挠新政的行为像螳臂当车般可笑。

经过这场变故,朝廷里的样子和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人事调整的风暴正在从高层向中低层扩散,一道道新的政策和政令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让当事人大多来不及消化和接受,那种错愕感觉很长时间都难以消散,直到多年后蓦然回首,才发现周遭早是沧海桑田,天翻地覆。

朝廷上下为了各种问题吵成一团,前面的诸多风波尚未平息,后面的冲击接着又来了。

关于如何封赏孙可望的问题,文武百官本来并不在意,不过是十万斤精铜罢了,总计不到两万贯的东西,撑到天能赏个什么?万万没想到的是,刚刚上任的礼部尚书吕旻园竟然小题大做,以此为由请求加封孙可望为翼王。折子递上去后,内阁坚决反对,隆武帝却偏偏允了,文官们立刻炸了锅,和隆武帝据理力争。

争论的范围很快扩大,从孙可望到李定国和刘文秀,再到李过和高一功,汪克凡和金声桓,姜瓖和郑成功……当隆武帝把底牌一张张翻开后,文官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隆武帝的胃口这么大,要把所有的军阀都封赏一遍,而且力度空前,除了孙可望是一字亲王外,还有三四个异姓郡王,五六个国公,甚至包括原来封伯爵侯爵的,比如郝摇旗之流,多半都要跟着提一级。

是可忍,孰不可忍!

文官们坚决不干。

一个只有侯爵的汪克凡就够大家头疼了,如果把这些军阀都封王封公,武将的势力将大幅膨胀,文官更加抵抗不住。大明开国的时候,文官的日子并不好过,好容易把武将打压下去,现在又反过来被他们骑在脖子上,当然不能同意。

好几个内阁重臣甚至为此提出辞职,他们无法接受孙可望、李定国和金声桓都封王的事实,堂堂阁老见了这些反贼出身的军阀,竟然还要下跪磕头,这个官不当也罢。

隆武帝也非常坚决。

现在是战争时期,武将当然最大。别的朝代先不说,满清现成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在满清那边,朝廷里亲王郡王满地走,再加上皇室的贝勒贝子,只要能打仗就牛x,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在他们面前根本不够看,那些外放的总督巡抚因为手里有兵权,反而更受重视。

说到底,以文治武的祖制不适应战争年代,武将的地位在不断抬高,文官的地位相应走低,原本的平衡已经打破,这个矛盾早晚要爆发,要解决,而且越早解决越好。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一直拖下去的话,反而有可能失控,万一那家军阀因此激起兵变,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隆武帝和汪克凡的目标是一致的,改变以文治武的现状,实现文武互不干涉,互相配合,是最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