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间融资手段,特点为跨度时间长,收益高。”于明解释。
倪秋道:“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参加。”
于明问:“会头是谁?”
倪秋回答:“楼上二十层某白酒代销商张副总,三十五个名额,现在只剩下四个了。”
于明道:“倪秋,标会我个人是不反对,挺来钱的,但如果是骗局,或者会头和会员想搏一把,那就……我认为你要查清另外会员的资料比较保险。”
杜青青道:“先解释下什么叫标会。”
于明放下报纸,解释道:“三十五个会员加一个会头,比如倪秋每月存一万元入会,每月会内竞标,谁开的利息高谁拿走本月会员所上交的钱。也就是说,先竞标的人缴纳的钱多,后竞标的人可以享受高额利息。倪秋这是三年,每月出资一万的话,一共投资三十六万,根据标会市场收益,估算两年收益为一倍,三年收益为17倍。三年后,倪秋可以拿到一百万左右。”
杜青青惊叹道:“哇。”
“别哇,但是风险比较高。比如第一个月标走的人破产,无法支付第二个月的钱,那就坑了。另外一种典型骗局,会头找了十二名自己人,在第一年每个月标走当月的钱,然后第十三个月时,卷款走人。初期的标会是互助性质,利息很低,而现在商业标会月息高达三分,最高甚至六分。”
第四百四十三章 小线索
杜青青似懂非懂:“于明,你怎么这么了解?”
倪秋点头同问:“是啊。”于明是大学生,毕业才一年多。
于明解释道:“但凡有可能骗钱的民间领域,多少有些涉猎。倪秋,我认为靠这手段翻身,风险偏大,不如买股票。”
“股票?”杜青青和倪秋一起鄙视于明。
于明笑:“中国股票并非不赚钱,你亏一块有人赚一块,熊市赚钱的人多数是有内部消息。几天后南北商业联盟将确定在a市的长期合作对象,如果能弄到内部资料,你可以找杜小姐借笔钱,一周赚个30%不是梦想。”
杜青青一听,肠子悔青:“对哦,我的钱都扔在银行。”后悔啊,自己身边那么多土豪,自己应该机灵点啊。虽然中国股票实在无法用人类语言来形容,但是就因为有内幕消息存在,所以才无法形容,自己完全有资源站立在食物链中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