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感慨了一番,又道:“那督军公子三日后仍安然无恙,督军便对齐良忌恨起来,欲日后治他死罪。但是在过了一星期后,督军公子旧疾发作,不治身亡。又赶上时局动荡,督军也无暇顾及此事了。后经天医门人多方解救,费尽番周折,才将齐良从狱中保了出来。齐良出狱后,闻你太爷爷宋景纯从容脱身之事,感慨万分,说是天医门医术纵横天下,唯缺回阳九针这种救急和‘自救’的奇术,是为遗憾。后来那齐良托请了医道中的朋友找到了你的太爷爷宋景纯,欲以天医门十大奇方秘术交换他的回阳九针,以补天医门的缺憾。天医门奇方秘术闻名天下,得之者尤可名噪一方,是天下医家梦寐以求的。两下交换当是皆大欢喜之事,对你宋家医术的提升自有莫大的好处。但是不知何故,你太爷爷竟然一口回绝了,传闻你太爷爷似乎与那天医门有隙,这其中可能另有一段医中故事罢,却不得知了。”
唐纪喝了一口水,接着又道:“齐良苦求回阳九针秘术不得,郁郁而终。他却也固执,死时曾对子孙及众门人说,天医门不得此术,他将死不瞑目,齐家子孙当不管用什么法子,一定要从宋家的人手中学得那回阳九针术,一代人不成,两代人,两代人不成,那就三代人,无论付出何种代价,天医门一定要拥有此术的。齐良倒是一番苦心,为的是日后天医门人再遇到如山东督军那般权贵和状况时,也好令门人暂时以此术应急,然后安全的脱身而去,以避免杀身之祸。”
说到这里,唐纪摇头感叹道:“医本救人之术,救人之时还要再防人,说起来也是一悲。好在那是乱世,医家救人之际,尤其是遇到那般权贵,不免战战兢兢,恐一失手,便惹祸上身。”
唐纪又道:“齐良死后,天医门人不免对你太爷爷私生怨念。后值时局变动,袁世凯公然称帝,招来了全国上下一片反对之声,因此气病。群医束手,便从民间寻找名医。有那心胸狭窄的天医门人,借机极力推荐你太爷爷宋景纯,欲摆他一道,令他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以泄私愤。所谓伴君如伴虎,又在那种情形之下,医家唯恐避之不及,败则身死,成则名裂,自是无人敢应的。没想到你那太爷爷却欣然而往,艺高人胆大,反摆了那袁世凯一道,并且再一次全身而退,不过从此便失了踪,当是避走他乡了。天医门齐家再也寻不到你宋家的踪迹,引为憾事。”
“天医门齐家!”
宋浩莫名其妙的嘟囔了一句。
第二十四章 天医
《老子》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是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