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李承乾心目中已经有答案的情况下,孙享福其实不需要教他怎么做,而是问道,“人心,从来都是不知足的,他们在你这里争取到了利益,就肯定还会继续在你这里争取利益,你要一直满足他们吗?”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不能,将门做大,危害不小。”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任何一个利益团体做大,都有危害。你知道,你大伯李建成在争位之战中,为什么输给你父皇么?”
突然听到孙享福这么问,李承乾迟疑道,“这个,我当年还年幼,对过程知之不详,或许,是因为大伯他太咄咄逼人,父皇不得已,而反击的吧!”
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是大唐的禁忌,无人敢提,所以,即便是李承乾现在懂事了,对当初的局势,也知道的不详细。
孙享福却是直言道,“你大伯他并非没有才能,而是他太顾忌各个利益集团的感受,导致了手底下聚集不到真正为国家着想的人才。
他把指望,都放在一些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世家门阀之人身上,做事就会束手束脚。
而你父皇不同。
他一心为公,手下聚集的,都是有志之士,做事从来一往无前,从来不束手束脚。
所以,在平灭前隋暴乱的时候,他能够战功赫赫,逐渐占据军事,政治上面的优势,而且,在成功几率不高的关键时刻,有人敢为他豁出性命,冒险发动,最后成功。
你今时今日的地位,是某一个利益团体能够动摇的么?
绝对不是。
你是嫡长正统,政治功绩卓绝,天下百姓皆知,没有错处,连陛下,也动摇不了你,何况其它利益团体。
所以,你千万不要学你大伯,受那些表面上支持自己的人的影响,你在做事的时候,维护了他们的利益,就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当你这个太子习惯为了某个利益集团说话的话,那么,就将得不到除这个利益团体之外的人才的支持,甚至,把他们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为了一个利益集团,而放弃天下才俊,可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所以,作为储君,未来的皇帝,你应该考虑的,永远都是国家和所有百姓的利益,而不是某个利益团体的利益。”
李承乾闻言,恍然大悟,拱手行弟子礼道,“多谢老师为学生解惑,回头我就将此事奏报给父皇,若能成事,天下想从武的寒门子弟,便有了一个出头的机会。”